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亚历山大港:暗流下的角力
     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焦糊味、血腥味和海水的咸腥。亚历山大港,这座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千年古港,如同一个疲惫的巨人,在夕阳的余晖中喘息。港口内,大唐战舰伤痕累累,却依旧如威严的巨兽般锚泊着,甲板上水兵们忙碌地修补船体,清理战场。那座高耸的法罗斯灯塔顶端,赤底金边的唐字龙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无声地宣告着新主人的到来。然而,在表面的秩序之下,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临时征用的原埃及总督府,如今成了大唐西洋水师都统制刘仁轨的行辕。厅堂内,气氛却有些剑拔弩张。
     拂菻女皇伊琳娜的特使,御前书记官利奥,正站在刘仁轨面前。他依旧穿着那身象征身份的紫色镶金边长袍,但脸上的风尘仆仆已被一种压抑的愤怒所取代。他手中紧握着那柄曾作为信物献上的黄金城门钥匙的复制品,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和质问:
     “刘都统制!我拂菻帝国倾尽全力,舰队浴血奋战,牵制大食主力,助贵军夺下亚历山大港!按照盟约与女皇陛下献上金钥匙的诚意,此港当由我们共同治理!共享其利!为何贵军一入港,便全面接管城防、税关、船坞?将我拂菻舰队排除在核心区域之外?甚至连港口灯塔的控制权都牢牢握在手中?这难道就是大唐皇帝陛下所谓的‘同盟与‘共享我们的海吗?金钥匙,难道只是一块无用的废铁?!”
     利奥的质问掷地有声。他身后的几名拜占庭军官也面含怒色,手按剑柄。海战后期,拜占庭舰队的加入确实加速了大食舰队的崩溃,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如今胜利果实却被大唐独占,这种被利用的感觉让他们怒火中烧。
     刘仁轨端坐在主位,花白的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上的明光铠虽经战火洗礼,依旧光洁。他平静地听着利奥的咆哮,脸上古井无波。待对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如同磐石:
     “利奥大人,稍安勿躁。贵国舰队及时来援,助我军击溃顽敌,此情,我大唐将士铭记于心,本帅已具表上奏陛下,为贵国将士请功。”
     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然,大人所言‘共同治理,恕本帅不敢苟同!亚历山大港,是我大唐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从背信弃义、屠戮我同胞的大食叛军手中夺回!灯塔之上悬挂的,是我大唐子民的遗骸!此港之克复,是我大唐西洋水师万里远征的成果!其主权归属,毋庸置疑!”
     刘仁轨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地中海海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亚历山大港的位置:“至于盟约,陛下早有明旨!亚历山大港,必须由大唐永久驻防,作为西洋水师母港及大唐与西方贸易之枢纽!此乃底线!女皇陛下献上金钥匙,开启的是‘共击暴敌之门,而非‘共分战果之门!贵国所求之利,陛下亦有承诺:助尔等收复叙利亚失地!此诺,我大唐必践!但亚历山大港,非交易之物!”
     他回身,目光如电直视利奥:“利奥大人,请转告女皇陛下。我大唐行事,光明磊落,言出必行。该是拂菻的,一分不会少。但不该伸手的…”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也请莫要逾矩!以免伤了和气,坏了陛下‘化钧万邦、共御大食的大计!地中海很大,容得下大唐的龙旗与拂菻的双头鹰。但前提是,鹰,要知道自己的位置!”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肯定了拜占庭的功劳,又极其强硬地重申了大唐对亚历山大港不容置疑的主权,更隐晦地点出了拜占庭若有不轨之心,将破坏大局。尤其是最后那句关于“鹰的位置”的警告,让利奥和他身后的军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利奥胸口剧烈起伏,他知道再争论下去也毫无意义。眼前这位老将,是那位东方皇帝意志的坚定执行者,寸土不让。他强压怒火,冷冷道:“刘都统制的话,外臣会一字不漏转呈女皇陛下!希望大唐皇帝陛下,也莫要忘记对我拂菻收复失地的承诺!告辞!” 说罢,他重重一拱手,带着满腔的屈辱和不甘,拂袖而去。
     看着拂菻人离去的背影,刘仁轨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同盟的裂痕,已清晰可见。伊琳娜女皇的野心和算计,绝不会因为一次警告而消失。地中海的风云,只会更加诡谲。
     “报——!” 一名亲兵急匆匆跑入,声音带着焦急,“都统制!薛旅帅伤势恶化!高烧不退,昏迷中呓语不断!军医…军医说箭毒猛烈,深入肺腑,恐…恐有性命之忧!急需宫中御医和解毒圣手!”
     “什么?!” 刘仁轨脸色大变!薛直是夺回灯塔、升起龙旗的英雄,更是薛讷的爱子!若他在此陨落,不仅损折大将,更无法向陛下和薛讷交代!
     “快!八百里加急!飞报长安!奏请陛下速派御医!携带宫中最好的解毒药材!不惜一切代价,救回薛直!” 刘仁轨几乎是吼着下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长安深宫:东瀛的“求和”与雷霆之怒
     长安,紫微宫,两仪殿。
     气氛与亚历山大的紧张截然不同,却同样压抑。李琰面无表情地坐在御案后,手指轻轻敲击着一份用倭国特有的楮纸书写的国书。国书旁,放着一尊尺余高、通体由赤金打造、镶嵌各色宝石、做工极其精美的“八幡大菩萨”坐像。佛像面容慈悲,宝相庄严,但在李琰眼中,却充满了讽刺。
     殿内,狄仁杰、薛讷、阿史那云等重臣肃立。薛讷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显然已经知道了爱子薛直在亚历山大港重伤垂危的消息。
     下首,跪伏着几名身着倭国“狩衣”官服、头戴“立乌帽子”的倭国遣唐使。为首者,正是藤原仲麻吕的心腹,此次使团正使,藤原清河。他姿态放得极低,额头几乎触地,用带着浓重倭国口音的汉语,无比恭顺地说道:
     “下国小使藤原清河,奉我神圣法王陛下之命,恭贺大唐天可汗陛下西征大捷,威服八荒!前番有奸佞小人,背主妄为,竟敢在神都长安行悖逆之事,惊扰天颜,实乃罪该万死!我法王陛下闻之,震怒不已,已将涉事人等尽数诛灭九族!特命小使携国书与‘八幡大菩萨金身法像,漂洋过海,献于陛下御前!一则谢罪,二则祈愿大唐与倭国永结盟好,世代和睦!我法王陛下愿永奉大唐为父国,岁岁朝贡,绝无二心!恳请陛下息雷霆之怒,宽宥下国之罪!”
     藤原清河说得声情并茂,姿态卑微到了尘埃里。那尊金佛在殿内灯火映照下,更是宝光灿灿,价值连城。若换做一般君主,或许真会被这“诚恳”的谢罪和厚重的礼物打动。
     然而,李琰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如同看着一只在表演的猴子。阿史那云站在一旁,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嘲讽。她掌握的情报网早已查明,所谓的“诛灭九族”不过是抛出了几个替死鬼,真正的幕后主使藤原仲麻吕依旧在倭国权势熏天!这尊金佛,不过是缓兵之计,想用财宝和卑辞,换取喘息之机,甚至妄图麻痹大唐,暗中积蓄力量!
     李琰缓缓拿起那份辞藻华丽、极尽谄媚的国书。他没有看,只是用两根手指夹着,然后,在藤原清河愕然的目光中,轻轻一松。
     “啪嗒。”
     国书轻飘飘地落在地毯上。
     接着,李琰的目光投向那尊华贵的“八幡大菩萨”金像。他伸出手,却不是去接,而是猛地一挥袍袖!
     “哐当——哗啦——!”
     沉重的金佛被直接扫落御案!砸在坚硬的金砖地面上!慈悲的佛首瞬间与身体分离,几颗镶嵌的宝石崩飞出去,发出刺耳的声响,滚落尘埃!
     整个大殿,死一般寂静!倭国使团众人吓得魂飞魄散,浑身抖如筛糠!藤原清河更是面无人色,瘫软在地!
     李琰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瘫软的倭国使臣,眼神冰冷如万载寒冰,声音不高,却如同九幽之风,带着足以冻结灵魂的杀意:
     “诛灭九族?永结盟好?奉为父国?”
     他

第286章 鹰视狼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