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国的手臂收紧,掌心贴在她的后颈,无声的安抚。
他没有问,也没有劝,只是这样抱着她,任由她的眼泪浸湿他的衣服。
小美投影静静地悬浮在空间里:
34;钱女士……您父亲的书房里,收藏着您从小到大所有的照片。34;
“原来……他还在意她的,只是怕看见她想起母亲。”
任卫国低低地响在耳畔:
34;朵朵,我在。34;
钱朵朵缓缓抬起头,轻轻扯了扯嘴角:
34;老任,我没事了。34;
她不会再去找他。
但如果有一天,他愿意走出那栋小楼,她一定会站在他能看见的地方,等他。
任卫国低头看着她,眼神深邃而温柔。
他伸手擦掉她眼角的泪痕,低声道:
34;明天,我带你去那边遛弯,咱们以后每天都去那里遛弯。34;
1969年春·石子村
任锦业从拖拉机上跳下来的时候,他踉跄两步,勉强站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偏僻的山村,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这地方,比他妈钱朵朵描述的还要破。”
他颠了颠后背的包袱,沉甸甸的,里面塞满了妈妈钱朵朵给他准备的“下乡生存大礼包”。
两套崭新的棉布衣裳、一罐猪油、一白糖、一包红糖、一包大白兔奶糖、一瓶雪花膏、几块肥皂,甚至还有风油精,各种救命药丸。
“锦业啊,到了那儿别委屈自己,该吃吃该喝喝,妈给准备的其他东西,会给你寄过去。”
钱朵朵临走前一边往他包袱里塞东西,一边絮絮叨叨。
任锦业当时还觉得她太夸张了,现在站在石子村的山路上,看着远处低矮的土坯房和光秃秃的田野。
突然觉得,他妈可能还是塞少了。
“下乡知青,任锦业同志是吧?”一个高原红的姑娘小跑过来,脸蛋红扑扑的,
“我是大队长的闺女张小红,带你去你住的地方。”
任锦业点点头,跟着她往前走,心里琢磨着,
“这姑娘看起来挺热情,不知道是不是村里派来监视他的。”
张小红一边走一边介绍:
“俺们石子村虽然偏了点,但地肥水甜,种啥长啥!就是路不太好走,你会喜欢这里的。”
任锦业抬头看看了,光秃秃的田野,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崭新的解放鞋,已经沾满了泥巴,心想:
“地肥呢?路倒真是不好走。”
张小红带着任锦业拐过几间土房,最后停在一个小院前。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挺干净,院墙是用石头垒的,院门歪歪斜斜地挂着,风一吹就“吱呀吱呀”响。
“喏,就是这儿!”
张小红推开院门,
“你大姐任锦玉特意跟村里打过招呼,说你不习惯跟人挤大通铺,所以给你单独安排了个小院。”
任锦业走进去,看着干净整洁的小院,心里高兴的差点蹦起来。
“还是她姐对他好,这分明就是个“豪华单间”!”
院子角落里堆着几捆柴火,旁边是一口大水缸。
井沿上还趴着一只癞蛤蟆,见他进来,慢悠悠地“呱”了一声,算是打招呼。
正屋是一间土坯房,窗户上糊着旧报纸,风一吹就“哗啦哗啦”响。
推门进去,屋里就一张木板床、一张瘸腿桌子、一把摇摇晃晃的凳子,外加一盏煤油灯。
任锦业心里想她妈和她姐,肯定不会什么都那么豪华的。
“这不起码家具让其他知青和村里人看了,都不嫉妒。”
张小红笑嘻嘻地说:
“你姐姐真好,虽然家具旧了些,但是独立院落,村里很多小年轻的都没有呢。“
任锦业点点头,心想:
“我妈和我姐,给我带的东西在后面呢。”
第二天一大早,任锦业就被院子外的嚷嚷声吵醒了。
“不公平!凭啥他一个人住小院?”
他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推开门:
“看到五六个知青围在他院门口,正跟大队长理论。”
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愤愤不平地,指着任锦业的院子:
“大队长!这不公平!凭啥他一个人住小院,我们十几个人挤大通铺?”
大队长叼着旱烟,慢悠悠地吐了口烟圈:
“人家任锦业同志花了50块钱,租了10年。”
知青们集体震惊:
“啥?这破房子租,一年还要5元?一下交10年就50块钱。”
喜欢。
第451章 下乡建设生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