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收起来,找个地方好好埋了。他坐在马背上,看着士兵们从城里搬出一箱箱东西——有缅甸人的弯刀,有抢来的丝绸,还有几袋没开封的茶叶。
“王爷,找到个活口!”两个士兵押着个浑身发抖的缅甸兵过来,那兵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嘴里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
萧如薰看向召温派来的向导——一个叫岩胆的孟族汉子,会说些汉话。“问问他,莽白的象兵现在在哪儿,有多少人。”
岩胆跟那缅甸兵叽里呱啦说了几句,回头道:“他说……莽白的象兵在蛮莫城,有三千人,还有五十头战象,昨天刚过了蛮莫河。”
“五十头战象?”刘綎皱起眉,“比咱们预想的多了二十头。”
萧如薰摸了摸下巴:“看来莽应里是真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岩胆,告诉这俘虏,只要他带路,本王就饶他一命。”
那缅甸兵听说能活命,眼睛亮了起来,连连点头。
中午时分,大军开进腾越卫城。城里的房子大多是竹制的,被战火燎得黑乎乎的,但街面上还能看出当年的样子——有卖茶的铺子,有打铁的作坊,还有个关着十几个人的土牢,里面都是被抓来的大明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看见穿明甲的士兵,都愣了半天,然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把他们都放了,找大夫来看,再给点吃的。”萧如薰吩咐道。他走进当年的千户所衙门,里面的东西早就被搬空了,只有正堂的柱子上还刻着“忠君报国”四个大字,被刀砍得乱七八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让人找来块新木牌,亲自写下“腾越卫”三个字,挂在衙门口。阳光透过门棂照进来,把“卫”字的最后一笔拉得很长,像一把出鞘的剑。
岩胆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竹筒:“王爷,孟族的探子回来了,说蛮莫那边的象兵正在砍树,想把路堵死。”
“让他们砍。”萧如薰走到地图前,用手指在腾越卫和蛮莫之间画了条线,“咱们不从大路走,从旁边的老林穿过去,绕到他们后面。”他看向赵虎,“你的火枪营,能不能在林子里走?”
赵虎拍着胸脯:“别说老林,就是刀山火海,末将也能带着弟兄们冲过去!”
萧如薰点点头,又看向刘綎:“让士兵们抓紧时间歇着,下午申时出发,带上三天的干粮,火铳和火炮都用油布包好,别让露水打湿了。”
“是!”
走出千户所时,街上已经热闹起来。士兵们在打扫战场,百姓们端着水和食物给他们,有个老婆婆抱着个孩子,跪在地上给萧如薰磕头,嘴里念叨着“多谢王爷救命”。
萧如薰扶起老婆婆,从怀里摸出块麦芽糖——还是李存义给的那个布包里的,塞到孩子手里。孩子怯生生地接过去,舔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等打完仗,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他轻声说,像是在对孩子说,又像是在对这座饱经风霜的城说。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梢照下来,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萧如薰翻身上马,看着士兵们整队出发,火枪营的鸟铳被油布包得严严实实,像背着一个个长包袱。赵虎走在最前面,嘴里哼着歌,这次不是辽东的民谣,是他自己编的:“腾越卫,腾越卫,咱们的地,咱们的人……”
歌声在山林里回荡,惊起一群飞鸟。萧如薰知道,这只是开始,前面的蛮莫城,还有更远的阿瓦城,等着他们去征服。但他不怕,因为他身后,是四万大明的儿郎,是这面永远不倒的龙旗。
喜欢。
第347章 首战腾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