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推行改土归流的初始阶段,仅仅依靠杀戮显然并非良策。萧如薰深知此理,遂与内阁共同商议应对之法。经过深思熟虑,他们一致认为,前期应以“苗人治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方案不仅能充分发挥苗人自身的优势,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改土归流带来的紧张局势。
     内阁对于这一方案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支持。他们明白,在处理如此复杂的民族问题时,必须采取灵活且务实的策略。而“苗人治苗”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既能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苗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之后,萧如薰发现杨朝栋这个人非常符合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首先,杨朝栋并非嫡子,这意味着他在家族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可能更容易被萧如薰所掌控。其次,杨朝栋对汉文化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精通,这对于治理苗人地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优势。此外,据萧如薰所知,杨朝栋为人仗义,在苗人中间享有很高的威望。
     然而,当杨朝栋却不知道这些,他感到十分困惑。他不明白马千乘到底想要干什么,难道是来劝降自己吗?
     就在杨朝栋胡思乱想之际,马千乘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说道:“行了!这是萧公爷给你的关于苗人治理的方针,你好好看看。”说完,他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杨朝栋带走。
     “来人,带他到牢里去!”随着马千乘的一声令下,几名士兵迅速上前,将杨朝栋押解起来,带往牢房。
     对于杨朝栋是否能够认同这份苗人治理方针,马千乘并不在意。他认为这完全取决于杨朝栋自己的态度和选择。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宣慰使,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带领好自己的军队,其他的事情都与他无关。
     ………………
     在成功击败杨朝栋之后,从綦江东溪一直到松坎,这一路上都是一马平川,再也没有遇到任何敌人的抵抗。可以说,西路大军第一期的作战计划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马千乘和张元生经过简短的商议后,决定将苗人能够战斗的部队进行分散和打乱,然后将他们融入到白杆兵当中。当然,这个决定也是得到了萧如薰的同意。
     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交趾的南北地区正在进行激烈的战争。在统一交趾的过程中,马千乘可是萧如薰重点培养和重用的将领之一。
     然而,东路大军失败的消息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地传到了杨应龙的耳朵里。
     “可恶啊!”杨应龙气得暴跳如雷,接连摔碎了好几个杯子。自己大儿子居然被小小的马千乘给打败,让杨应龙很难理解!石柱白杆兵是不错,可杨朝栋也不是白给的!
     这里面有什么他不了解的东西!
     他心里非常清楚,马千乘此次的目标显然就是娄山关。
     娄山关作为播州的第一道防线,其地势险要,堪称天险之一。然而,白杆兵作为山地兵,擅长在山地作战,这一点萧如薰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特意让马千乘担任西路大军的主将,目的就是为了发挥白杆兵在山地作战方面的优势。
    喜欢。
  

第164章 苗人治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