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9章 史官血书真(上)[2/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蓝34;的一代宗师。荀子不仅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更是法家韩非子和李斯的共同老师。这样一位影响了整个战国思想格局的大儒,竟然就这样静静地长眠在此。
     周文见李明衍如此震惊,不禁苦笑道:34;矩子果然博学,一听荀子之名便知其重要。说来惭愧,我们墨家本对荀子没有什么好感。34;
     34;为何?34;阿漓好奇地问道。
     庄贾接话道:34;荀子先生学问虽深,但对我们墨家的思想多有批判。他曾经写过《非十二子》,其中就严厉批评过墨家的39;兼爱39;理念,说我们是39;蔽于用而不知文39;。34;
     34;不止如此,34;周文点头道,34;我和庄贾都曾经在楚国和齐国的学宫中与荀子当面辩论过,结果都被他驳得哑口无言。说实话,当时心中颇为不服。34;
     李明衍听得若有所思。历史上,儒墨两家确实在很多问题上观点相左。儒家强调等级秩序和文化传承,墨家主张平等博爱和实用理性,两者在根本理念上存在分歧。
     34;可是,34;周文的语气突然变得温和起来,34;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对荀子刮目相看。34;
     34;什么事情?34;李明衍问道。
     周文深吸一口气,说道:34;就在李园开始大肆清洗春申君的旧部的那段时间,我们的兄弟们四处逃亡,朝不保夕。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到这里,周文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34;就在这个时候,荀子站了出来。他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崇高声望,暗中保护了许多春申君的旧部,包括我们墨家的很多兄弟。有好几次,都是荀子出面作保,我们的兄弟才免于一死。34;
     李明衍听得心中震撼。在那个政治斗争异常残酷的时代,能够冒着得罪新贵的风险去保护政敌旧部,这需要何等的胸怀和勇气?
     34;荀子为什么要这么做?34;韩谈忍不住问道。
     34;我们也曾疑惑,34;庄贾回答道,34;后来有幸见到荀子一面,我直接问了这个问题。荀子说:39;学术可以争鸣,但学者不应该因为政治而受害。墨家虽与儒家观点不同,但同样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思路,不应该因为政治清洗而断绝。39;34;
     周文点头补充:34;荀子还说,39;百家争鸣,方有思想之繁荣。若因政治之故而灭绝某家学说,于天下学术而言,实为大损失。39;34;
     李明衍听了,心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儒生出无限敬意。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能够超越门户之见,为了学术的传承而挺身而出,这样的气度实在令人钦佩。
     他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衣冠,庄重地向墓碑走去。
     34;明衍,你要做什么?34;阿漓问道。
     34;祭拜,34;李明衍的声音异常郑重,34;墨家和儒家,虽然治学角度不同,但都是这乱世中认知世界的难得思想。荀子能够超越门户之见,保护学术传承,这样的胸怀值得所有读书人敬重。34;
     说着,李明衍来到墓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拜大礼。
     那两个小童见状,也跟着跪下磕头。
     34;矩子,34;周文走到李明衍身边,34;荀子临终前曾说过一句话,如今想来颇有深意。34;
     34;什么话?34;
     34;他说:39;学者之争,争的是道理;政治之争,争的是利益。学者可以因道理而辩,但不应因利益而仇。天下学问,如百川汇海,各有其源,各有其流,但只有能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道理。39;34;
     李明衍听了,深深点头。这话确实很有道理。无论是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爱,还是法家的富国强兵,百家争鸣,最终争的是君心民心,能够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道理!
    喜欢。
  

第199章 史官血书真(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