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发现了最后一块石板。这块石板的位置极为特殊,需要移开画像底座才能看到,仿佛是墨子特意留给真正有心人的。
34;还有一块!34;周文小心翼翼地将石板取出,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明显比其他石板更加用心。
庄贾凑过来,借着火把的光亮,缓缓读出:
34;后世贤者鉴:吾墨翟一生致力兼爱非攻,然有两大惑,终未能解,特书于此,望后人续吾未竟之业。34;
众人屏息凝神,继续听庄贾念道:
34;其一,天下大势。战国并起,强凌弱,众暴寡。吾倡兼爱,世人笑其迂;吾行非攻,强国视若无物。尝试以道德感化君王,多被视为愚腐;尝助弱国守城,亦不过延其命数。吾观水势,水润下而就下,人心亦然。道德之教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之千里。然则如何使天下真正相爱,使强不侵弱,至今未得其法。34;
周文读到此处,声音有些颤抖。这正是墨家百年来面临的困境——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李明衍暗叹,墨子不愧是圣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看透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单纯的道德说教确实难以改变大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庄贾接着读道:
34;其二,门内之忧。墨家组织严密,号令如一,弟子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然物极必反,吾深忧之。绝对之服从易生盲从,严密之组织易成桎梏。今弟子已有崇古之风,凡事必问39;先师云何39;,而忘却因时制变。更有甚者,为守纯洁而相互猜忌,为争正统而水火不容。吾恐百年之后,墨家不亡于外敌,而亡于内耗。34;
读到这里,周文与庄贾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羞愧之色。墨子竟然早就预见到了墨家会分裂!
34;先师明鉴如此,我等却......34;周文哽咽道。
庄贾也满面愧色:34;我们正应了先师所忧,为了所谓的39;正统39;争斗百年,却忘了墨家的根本。34;
石板上还有最后一段:
34;故留此石于禹迹之中,望历代矩子皆来此参悟。选择继任者,当以贤为先,不问出身门派。墨家之道,如水之道,当活不当死,当变不当固。切记:墨者救世,非为立教;兼爱天下,非爱一派。若后人能解此两惑,则墨道大行;若不能解,宁可散于天下,化作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不可成一潭死水,自困其中。34;
最后几个字力透石板,可见墨子书写时的决绝。
整个密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34;先师是要我们明白,34;周文缓缓道,34;墨家的使命是救世,不是维护门派。如果门派的存在反而阻碍了救世的理想,那宁可放弃门派的形式。34;
彭越虽然听不太懂这些大道理,但也能感受到气氛的凝重:34;你们是说,墨子爷爷早就知道你们会吵架?34;
韩谈依旧言简意赅:34;对。34;
这天真的问题反而缓解了沉重的气氛。
李明衍走到墨子画像前,恭敬地行了一礼:34;墨子先师的这份思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智者不是给出所有答案,而是提出正确的问题,并相信后人有智慧去解决。34;
34;诸位,34;李明衍环视众人,34;墨子先师留下的不只是两个问题,更是一种精神——永远保持独立人格与思考,永远保持改变和突破的勇气。这或许就是39;川流不逝39;的真正含义。34;
邓起也感慨道:34;难怪先师要把这些留在禹工遗迹中。只有真正理解了大禹39;因势利导39;的智慧,才能理解墨家也需要39;因时制变39;。34;
周文与庄贾相视一眼,同时跪倒在墨子画像前。
34;弟子周文,愧对先师教诲!34;
34;弟子庄贾,有负先师期望!34;
喜欢。
第191章 墨者天下志(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