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章 仙家迎新主(上)[2/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观察,深感李明衍教学之妙——从不直接给答案,总是引导弟子自行发现,如此习得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终生不忘。他暗自对比,发现这与萧子当年的教学方式竟有几分相似,更坚定了他让贤的决心。
     第三日黄昏,众人回到门派。李明衍在宽敞的厅堂中铺开一张特制的熟绢,手握特制的木炭,开始勾勒地图。他的手法娴熟而精准,线条流畅有力,时而停顿思索,时而快速挥洒。
     34;绘图需四步:量距、定向、记形、标名。34;李明衍一边绘制,一边讲解,34;水系要细致,山脉要连贯,城池要按实际规模缩小,道路要分主次,皆须标明准确方位。34;
     邓起在一旁协助,时而递上工具,时而提醒某处细节,配合默契。阿漓则详细记录每一步骤,不时就测量数据与子彻交流校对。整个厅堂俨然成了一个和谐的学堂,人人专注,却无半点拘谨之感。
     李明衍特别在图上添加了一种奇特的标记系统——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势高度,蓝线粗细表示水流大小,更有特殊符号标注季节性河流与常年水道。
     34;妙哉!34;卢生不禁拍案,34;此图不仅显山川,更显盛衰!34;
     34;正是。34;李明衍指着图上一处水系交汇点,34;此处春季水量暴涨,夏末则近干涸。若筑堤蓄水,可解三邑百姓之渴;若不加治理,五年内必有水患。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最终的地图完成后,众人惊叹不已。这已不是简单的地形图,而是一幅融合了地理、水文、农耕、军事等多重信息的综合图志。它不仅准确标注了当下的地形地貌,还蕴含着对未来水势变化的预测。
     34;此图在军事上可规划行军路线,避开险阻;在民生上可规划水利工程,趋利避害;在政务上可统计土地人口,明晰赋税。34;李明衍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34;若六国都有如此精准的地图,不仅可减少战事中的无谓消耗,更能明察天下水脉走势,使民生之利最大化。34;
     一直默默观察的卢生,看着这幅凝聚了三日心血的地图,又看了看那副萧子的画像,心中已有了决断。他缓步上前,向李明衍深深一揖:34;先生不仅解开谜题,更将先师未竟之志发扬光大。依我们门规,先生当为我傲天门新任掌门。34;
     子彻也跪地叩首,那股少年的倔强劲头已然化为真诚的敬服:34;先生才识超群,弟子愿终身追随,以先生为师!34;
     其他年轻方士也纷纷下跪,整个大厅内肃穆而感动。
     阿漓与邓起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他们早已料到这一幕。自遇见李明衍那日起,他们就见证了无数次这样的场景:李明衍以其渊博的知识与真诚的心,打动一个又一个人的心。
     李明衍看着这些真诚的面孔,心中升起一丝暖意。他扶起卢生和子彻:34;此事容我思量。你们各自回去休息,明日再议。34;
     众人脸上露出失望,但卢生理解李明衍慎重的态度,说:34;请先生思量,我等门人静待先生答复。34;
     月色如水,李明衍与阿漓、邓起一同返回驿馆。夜风微凉,带着初夏特有的清新气息。
     34;明衍是要收下这批门徒吗?34;阿漓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34;我瞧那子彻小伙子,骨子里和邓起倒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认准了一条路就不回头的主。34;
     李明衍看着远处山峦的剪影,若有所思:34;他们都是人才,若能好好引导,日后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更重要的是...34;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34;我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34;
     邓起好奇道:34;什么方向?34;
     李明衍没有回答,只是笑着说了句,34;走吧,回去聊。34;
    喜欢。
  

第149章 仙家迎新主(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