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 后宫乱风劲(上)[1/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清晨,李明衍命人备好正式文书,将六千金以吕相国之名,郑重捐赠给咸阳水利工程。文书中详细说明这笔款项将专用于王宫水系建设,并特别提及34;感谢相国对水利事业的慷慨支持34;。
     同时,他亲笔写了一封书信给吕不韦,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相国博学多才的钦佩,以及对慷慨赠金的感谢。信中写道:34;相国之金,臣不敢私藏,已全数用于王宫水利建设。不负相国厚望,不负大王信任,乃臣毕生所愿。34;
     书信送出不久,吕府便有快马送来回信。吕不韦的回信简短却意味深长:34;才识过人,气度不凡。都水长若有闲暇,望能常来府上论学。相国府门常为贤才而开,他日再叙。34;
     这回信既肯定了李明衍的做法,又委婉地表示愿意进一步交往,留下了日后亲近的余地。更巧妙的是,信中并未提及金钱之事,而是以34;论学34;为名,为双方建立更密切关系铺路。
     李明衍反复读着这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不由得感慨于吕不韦的政治智慧。他将信递给一旁的赢嘉:34;看来相国对我的处理方式并不恼怒。34;
     赢嘉看完信,轻轻一笑:34;相国此信,表面论学,实则结交。不卑不亢,又不强人所难,留足余地,真乃高明。34;
     34;话说回来,34;李明衍将话题一转,34;我听闻相国的传奇经历。当年大王之父异人在赵国为质子时,身份卑微,前途暗淡,谁能想到一个商人的介入,竟彻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34;
     赢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34;此事在我赵国朝野曾引起巨大震动。想想看,一介商人,竟敢投资三千金于一位毫无根基的质子,助其回国继位,这是何等魄力与远见!34;
     34;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种巨大的政治投资,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却被他一手操盘成功。34;李明衍摇头感叹,34;从商人到相国,从三千金到富可敌国,此等传奇,恐怕千年难遇。34;
     赢嘉沉吟片刻,语气转为郑重:34;作为一名赵国贵族,我不得不承认相国的胆识与才华。然而,商人介入政治掌握一国权柄,终究会引发贵族阶层和旧臣们的不安与抵制。34;
     他声音压得更低:34;相国虽得意于眼前成功,却未必能应对此后的长期风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引得多少权贵侧目?一朝得势,便有倾覆之危。34;
     听到赢嘉提及34;商人介入政治掌握一国权柄34;的判断,李明衍心中一惊,这与他所在时代的漂亮国大统领的故事何其相似,赢嘉对时代的预言精准,他深感赢嘉智慧与见识过人。
     赢嘉见四下无人,仍不放心,附耳轻声道:34;李兄日后谈及宫中旧事,尤其涉及王族之事,务必谨慎。此类话题,稍有不慎,便是灭族之灾。34;
     李明衍心中一凛,郑重点头:34;多谢子嘉兄提醒,我定当谨记在心。34;
     接下来数日,李明衍全身心投入咸阳水利规划。他派快马前往泾水之渠,请邓起火速回咸阳协助勘测。
     邓起风尘仆仆赶到咸阳,一见李明衍便兴奋地抱拳行礼:34;大人!自您任命都水长后,邓起日夜盼望能一同共事!34;
     34;有你相助,我心甚慰。34;李明衍拍拍邓起的肩膀,将咸阳城的初步规划图展开,34;这水利工程复杂程度远胜郑国渠,没有你这个得力助手,我可难成事啊。34;
     邓起激动得脸色通红,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两人和一队测量员开始深入勘测咸阳地形,从清晨到黄昏,遍访城中各处,记录地势高低、居民分布、水源情况和排水状况。
     咸阳城因渭水而建,位于渭河北岸,城市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丘陵起伏,南部临近渭河。这种地形特点使得城市排水自然向东南方向流动,若能顺势而为,水系规划当事半功倍。
     经过十日详细勘察,李明衍与邓起对咸阳水利有了全面了解。两人日夜研讨,终于绘制出一套完整的水利蓝图。
     34;咸阳水系,当以环城为基本格局。34;李明衍指着图纸向邓起解释,34;引渭水入城,经由西城高处引入,分三支主渠:北渠供王宫用水,中渠贯通商业区,南渠服务民居区。三渠互通,首尾相连,形成环城之势。34;
     邓起眼前一亮:34;三渠互通,既能分流水量,保证各区供水充足,又能在紧急情况下互为备用!大人考虑得真是周全!34;
     李明衍继续解释:34;城中要害之处,设九处水闸,

第67章 后宫乱风劲(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