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公子不顾安危,亲临险境!多亏李先生神机妙算,巧施奇策!多亏家主果断决策,齐心协力!否则我等兄弟,早已尸骨无存!34;
     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妇人抱着婴孩,跪地痛哭:34;我夫君被救出来了!我孩子还有父亲!郡守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34;
     更多的矿工和家属加入跪拜的行列,一时间,矿区跪满了感恩戴德的人群,哭声震天,场面震撼人心。
     李冰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因获救而激动不已的矿工和家属,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看了看同样疲惫不堪的巴清,又看了看浑身泥污却神采奕奕的李二郎和李明衍,缓步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34;都起来吧!34;李冰声音洪亮,传遍矿区。
     人群慢慢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这位老郡守身上。
     李冰神色凝重却温和:34;此次矿难危急,全赖各方同心协力,方能化险为夷。34;他的目光扫过众人,34;特别是巴夫人,面对灾难,当机立断,调度有方,实乃蜀地之幸!34;
     巴清闻言一怔,没想到李冰首先表扬的竟是自己。她下意识地挺直腰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李冰继续道:34;鉴于巴氏矿区遭此大难,我以郡守之名,特免除巴家今年全部山泽税,助其恢复生产。34;
     此言一出,矿区一片哗然。山泽税乃秦国重税,每年征收额度极高。李冰此举,等于为巴家免除了巨额的负担。
     巴清更是震惊不已,她原以为李冰会借此机会打压巴家,没想到非但不借机发难,反而雪中送炭。一时间,多年来对秦官的戒备和抵触,竟在心中松动了几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4;我昨夜已拟定《丹砂矿工技令》34;,李冰从怀中取出一卷正式文书,高声宣布,34;将巴家的竹笼排水法及安全措施编入其中,作为蜀地矿业典范。并将在全蜀地矿区推广此法!34;
     这一番话如同惊雷,在巴清心头炸响。她难以置信地望着李冰——这位秦国太守不仅救了她的矿工,免除了她的赋税,如今更是要借机提升巴家在整个蜀地的名望和地位!将巴氏矿场树立为典范,这意味着她巴清的声誉将传遍蜀地,甚至传回关中!
     李明衍也在一旁惊叹不已,李二郎用肩膀顶了他一下,他也心知肚明。他明白李冰此举用意深远——化解了潜在的动乱隐患,拉拢了巴清这样的地方势力,同时还推广了先进技术,一举多得。
     矿工们更是欢欣鼓舞,高声呼喊:34;郡守大恩!公子勇毅!先生妙策!家主明断!34;
     在这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巴清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多年来作为古蜀遗族的骄傲与防备,在李冰的仁政与智慧面前,如冰雪般消融。她缓步走向高台,众目睽睽之下,按照正统秦礼,对李冰深深一拜。
     34;郡守心系蜀民,恩及巴家,巴清感激不尽,敬服!34;她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哽咽。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撼——那个高傲如山的巴清,竟按秦礼向李冰行大礼!这不仅是对救命之恩的感谢,更是对秦国统治的认同与归顺。
     李冰亲自上前扶起巴清:34;家主请起。蜀民是我秦国子民,此乃我郡守守土安民之责。34;
     巴清起身,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敬意。她转向同样疲惫不堪的李明衍,声音诚挚:34;李先生巧思奇策,救我矿工性命,更保全了巴氏基业。此恩此德,巴清没齿难忘!34;
     她解下腰间的其中一枚青玉佩,郑重地递给李明衍:34;此乃先祖遗物,历代巴氏族长赐福,历来只送给最珍视的族人,以象征家族荣耀。今赠予先生,以表谢意。34;
     这一举动,在场的巴氏族人无不震惊。那青玉佩在巴氏一族的地位至高,代表着家族的传承与荣耀,从未赠予外人。
     李明衍深知此物意义非凡,连忙推辞:34;夫人厚礼,明衍不敢当!我本是郡守幕僚,协助郡守本就分内之事,岂敢邀功?34;
     巴清却坚持道:34;此玉虽珍,比不得百余条人命珍贵。先生受之无愧!34;她亲手将玉佩躬身送与台下的李明衍,34;从今往后,李先生便是巴氏永远的朋友!34;
     这一刻,矿区所有人都被这番真情实意所感动。不少矿工和家属再次跪地叩首,感谢这场跨越秦蜀界限的救援行动。
     李明衍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劫后余生的矿工,再看看身旁已经完全改变态度的巴清,虽然身体疲惫头脑发沉,心中仍不禁感动万千:一场危机,却因李冰的仁政智慧,不仅挽救了数百生命,更化解了潜在的政治危机,真正实现了万民归心。
     就在李明衍感慨之时,巴清低声对李冰道:34;郡守,不如移步敝舍休息片刻?34;
     李冰欣然应允。一行人离开矿区,回到巴氏在矿区的别院。与巴清府邸的奢华不同,这座院落古朴简陋,是她平日视察矿区时的临时住所。
     小院内一间雅致的厢房中,巴清命人备了茶水,请李冰、李明衍和李二郎入座。待左右无人,她面色一正,沉声道:34;郡守,有一事我本不愿说,但今日既蒙大恩,便不能再保持沉默。34;
     李冰神色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期待:34;家主但说无妨。34;
     巴清深吸一口气,坦言道:34;前些时日,有一方士频频来访,自称徐福。34;
     李明衍和李二郎闻言,不由得神情一振。终于找到了徐福与巴清的联系!
     34;此人神神秘秘,却知晓许多隐秘之事。34;巴清继续道,34;他劝我断绝都江堰物资供应,并称不久后会有大事发生,让我届时保持中立,不要支持官府。34;
     巴清苦笑一声:34;他还声称,日后古蜀国如将复国,我巴氏作为元勋,可保田产矿场永世不绝。34;
     李二郎闻言勃然变色:34;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划叛乱!34;
     巴清却摇摇头:34;起初我并未一口回绝,只因此事尚未发生,并不违反秦律,我想先观其变。34;她目光复杂地看向李冰,34;况且,我巴氏世代为古蜀贵族,对故国难免有些眷恋。34;
     她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远处矿区的灯火,声音低沉:34;然而,古蜀国已灭亡近五十年,两代人的时光。这些年来,数次叛乱,无一成功,古蜀王族早已凋零,贵族多被诛杀,余者四散。34;
     她转过身,目光坚定:34;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我看着郡守为蜀地百姓修建水利,减轻赋税,救助灾民。说句不中听的话,如今黔首们的日子,恐怕比古蜀国时还要好些。34;
     巴清叹了口气:34;自从秦并巴蜀,关中蜀地道路相通,商贾往来频繁。我巴氏矿场的主要买家如今多在关中,生意比从前好了数倍。若蜀地生乱,这一切都将付之东流。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目光深邃,语气带着伤感:34;兴许,古蜀国真的没必要再被记住了......34;
     这番告白,令李冰父子和李明衍都沉默不语。片刻后,李冰缓缓开口:34;家主能有此见识,实为蜀地之福。34;
     巴清抬头问道:34;那方士近日便未曾来过,他提到他住在成都城东一处偏僻的小院,让我找他时去那里联络。郡守,此事该如何处置?34;
     李冰沉思片刻:34;此事非同小可,需要从长计议。家主勿念,交给我等即可。34;
     34;遵命。34;巴清郑重应道。
     天色已晚,一行人告辞离去。回程的马车上,李冰神情凝重,看向李明衍:34;明衍,这次多亏你救了那些矿工。你可看到巴清麾下势力?数万矿工,令行禁止,一声令下全部服从。这些人拿起矿具是民,拿起长矛就是兵。若这股力量被人利用,反叛朝廷,怕是血流成河,蜀中也会元气大伤。34;
     李明衍点头认同:34;郡守目光如炬。巴清此人虽然强势,却重情义,讲道理。今日能改变态度,实属不易。34;
     李冰意味深长地说:34;我会和赵易共同向大王上表,对巴清这样的人,必须拉拢利为表率,也便于蜀人治蜀。秦国虽强,却也需要懂得因地制宜。34;
     马车辗转行至郡守府前,夜色已深。李冰却没有立即下车,而是转向李二郎和李明衍,神色凝重:34;这件事情背后,确实有人在图谋不轨。我要回去安排大局。二郎,明衍,你们负责一件事。34;
     34;请郡守吩咐。34;两人齐声应道。
     李冰目光如电:34;去把那个一直影影绰绰的方士徐福给我抓来!34;
    喜欢。
  

第8章 竹笼锁孽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