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怕的是自己受到连累。
这种事,先不说胜败如何,明帝的心意就很难把握。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像徐阁老那样,谨守人臣本分。但小胜王去到公主府,徐骄可是驸马,这就难免让人联想。
徐元很明确的说:“皇家的事与我等为人臣子的无关,何况陛下身子好转,诸位可不能再提传位的事。”
位极人臣的,没有蠢货,自然听得出徐元的意思。
送走了各部大臣,老头难得冒雨出门,进宫面圣。
千秋阁内,明帝已经能坐起来,只是脸色仍显苍白,人看上去也没什么精神。近些日子,他禁止任何人打扰,连海后都不大见面,可徐元例外。这位三朝元老,明君在时,便是朝中的重臣。若非寻常,不会这样的天气,还来宫中见他。
“阁老,什么事让你顶风冒雨也要来见朕呢?”
“陛下。”徐元说:“小胜王回帝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我知道,军机处的意思,应对北海边乱,这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这么多年,先有独孤老将军,后有胜王,前些年有方迎山,都不能平定乌戈尔人。军机处的做法是对的,让各方大将军回京述职,也许能商议出个好对策来。”
徐元说:“老臣不是为此事来的。小胜王回帝都,带了六千藤甲军,浩浩荡荡,驻扎在公主府……”
“哦,他带了这么多人。嗯,这帝都之中,也只有公主府能放得下了,胜王府可不行,一千人都装不下……”
徐元又说:“前些日子,胜王之死闹得沸沸扬扬,老臣是担心,小胜王是否听到传闻,心有芥蒂,才会不顾规矩,大军随行……”
明帝双眼微眯:“阁老会不会多想了,那事已经过去,宁不活已出面说清。他非但是先帝长子,更是鬼王亲传,难道还会有人不信。”
“臣是怕有心人利用。恕臣逾越,如今帝都风起云涌,皆在皇室。小干王,王子渊,花卿,海后,天遗族,天涯海。如今小胜王也回到帝都,偏巧落脚公主府,已有不少大臣联想,还特意来探老臣的口风……”
明帝已知其意:“阁老的意思是?”
徐元叹声道:“老臣年迈,精力大不如前,请陛下准我告老……”
明帝惊道:“阁老,不用做到这种地步吧。叔祖和独孤老将军双双辞世,你若告老,何人可堪支柱?朕的身体也很难说无恙,打理朝政更是不可能。眼下,最是需要阁老的时候。”
“老臣推荐明居正……”
“他还只是个少年,即便聪慧大才,终究少了阅历。”明帝想了想:“徐骄也不错,其才不在明居正之下。两人若经历练,当为国之肱骨。我知阁老年迈,可现在正是需要阁老时候。有您在,朝中便能安稳许多。不如这样,将明居正,徐骄,升至一品大学士,让两人皆参议军机。阁老无需事事操心,只需看着军机处,若有不足之处,提点一二即可。”
徐元心道:如此对徐骄最好,可还是避不开麻烦。
明帝一笑:“我知阁老顾虑什么,未来帝位谁属,我心中已有打算。待太庙祭祀过明君之后,当公之于天下。”
徐元还能说什么,只是心里想:你既然已有打算,还让花卿和海后争来争去做什么。
忽然又想:哎呀,不好,这是要让她们争的更厉害。
眼下,有资格,有名分继承做储君的只有三人。小干王,王子渊,王子泓。王子泓太小,不会被视为威胁。即便是他,花卿和海后也不会将其看在眼中。
帝位谁属,靠的终究是自己的实力。王子泓毛孩子一个,虞美人出自民间,无依无靠,即便最后选了王子泓,待到明帝薨,这天下,还是要被别人撕扯。除非……
徐元不敢想,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可能。尤其是现在,徐骄破格进了军机,无疑增添了许多变数。
徐元离开没多久,明居正就被召到了千秋阁。
明帝问他:“这几日,科举的事还顺利么?”
明居正说:“一切顺利,只剩最后一场。待考完之后,就能按臣的意愿进行体制改革,先从江南开始。”
明帝感叹道:“叔祖多年破除门阀世家的愿望,但愿能在你身上实现。”
明居正说:“陛下放心,臣已想的很明白。之前税制土地改革,正是民心可用的时候,如果现在不大刀阔斧,很难再找到更好的机会。”
“嗯,刚才徐阁老才来过,说要告老。”
明居正一笑:“阁老怕是被小胜王吓到了,连累徐家。”
“是呀,所以,我破格提你和徐骄为大学士,参议军机,你的计划,若没有阁老支持,必然阻碍重重。自齐王一脉迁居南都,江南门阀愈加昌盛,偏江南为税赋重地。叔祖在世时,常常忧心,只是怕动的轻了,不能根除弊端。动的重了,反而自伤手脚。”
明居正说:“陛下此计甚妙,由我和徐骄主办此事,徐阁老定然全力支持。”
“关键是徐骄。”
“陛下放心,他亦会卖力而为。毕竟,这也是其父徐之义生前所愿。”
“嗯,很好。”明帝沉吟道:“我告诉徐阁老,太庙祭祀之后,储君当有人选,以你之见,哪个最合适?”
明居正把头低下来。
明帝问:“你是不知,还是不敢说。”
“臣说出来,恐怕陛下要多心了。”
“哦,你是想说小干王?”
明居正摇头:“小干王人品端正,兼且出身民间,确实有可取之处。只是,其身后影子太多……”
“原来你想的是王子渊。”
明居正又摇头:“王子渊身后的影子,不比小干王少,而且……”
“而且什么?”
明居正低声道:“臣有些害怕王子渊,这是臣的心里话。此事关联甚大,还要圣心独断。陛下切不可听从外臣之言……”
明帝笑说:“你哪是外臣,你也姓明,亦是皇室中人。朕告诉你心里话,你所担心的都很有道理,所以朕心中的人选,是王子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居正悚然而惊。
“你很意外?”明帝问。
“陛下,恕臣大不敬。除非陛下能看着王子泓长大成人,否则这不是个合适的选择。”
明帝微微一笑:“所以,我把你和徐骄提为大学士。我相信,你们会像叔祖和阁老那样,成为国之支柱……”
明居正出了千秋阁,心绪久久不能平静。王子泓确实是他心中所愿,可那是在明帝嗝屁的前提下。想想徐骄的话,徐元这老狐狸的猜测真是八九不离十——明帝并不会像两位先帝那样,英年早逝。
可明帝没必要告诉自己呀?
越想越觉这事蹊跷,明帝究竟是真心,还是试探?
若是真心,他没必要告诉自己。若是试探,他想试探什么。
还有徐骄,之前差点被流放,忽然就提了大学士,入了军机,这分明是是不想徐元这头老狐狸置身事外。
帝王心术,当真难猜的很。也罢,只要徐骄在局中,他就不是孤身奋斗。两个人的脑袋,总强过一个人。何况徐骄身份特殊,他未必是帝都最有权势的人,却一定是各方最忌惮的人,这点是他所不能比的。
回到镇抚司,遣人去公主府请徐骄。回说:徐骄被阁老叫去了徐府。
这样更好,他会从徐阁老那里了解眼前的局势。
徐府内。
徐骄问:“明帝是几个意思?心中有打算,为什么不说是谁?”
“不说,就是让你猜。”
“这有什么好猜的,难道明帝是想看众人如何站队,是选王子渊,还是小干王?”
“只有蠢人才会站队。”徐元说:“明帝就是让人去猜,让花卿猜,让海后猜。”
“可我看,他们根本不会猜。这两方都是什么人,他们很清楚一个道理,有些东西,只能去抢。小胜王的举动,就足以为证明。而海后没有阻止,加上王子渊调整卫戍衙门布防,这两伙人想法出奇的一致。他们都想明帝死……”
“这都不重要。”徐元说:“我一直想让徐家置身世外,小胜王的出现,让一切变得复杂,我只得以告老下策应对。可陛下却在这个时候,提你为大学士,召你入军机。我心中很是不安。之前借机流放你去北海,就是存了躲祸的心思。但眼下看着,陛下似乎不想让你躲。”
徐骄冷笑:“他虽为帝王,出了皇城,怕是也不敢拿我怎样。”
“我不是担心你,我担心的是徐家。一步走错,便是灭族之祸。当年王子干谋逆案,没有牵涉徐家,你当真以为是天承帝忌惮我徐元。错,是因为他没有除去徐家的心。他也清楚,谋逆之事子虚乌有。”徐元阴沉着脸:“可是明帝的心思,难猜呀。”
“老头你三朝元老都猜不到么?”
徐元说:“你好好想想。如果明帝忌惮徐家,军机改革之时,他便可以夺了你二叔的兵权,将京畿大营四十万玄甲军握在手中。也可以削去我首辅的位置和权势。可他没这么做,但明帝现在所为,却又将你拴在局中,让我徐家脱身不得……”
徐骄想了想,冷笑说:“也许,我们这个陛下,心里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白。他不想我在局外,因为我本就是别人局中的棋子,他只是不想打破别人的计划……”
徐元愣了一下:“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明帝已经选中了王子泓。他要做的,是除去一切威胁……”
徐骄明白,海后,花卿,都是威胁。他只是有些看不清楚,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陷阱。
谁是猎物,谁又是猎人。
喜欢。
第257章 猎人和猎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