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1章 明帝苏醒[2/2页]

异世为盗 知秋一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孤老将军相继离世。我之后,辅政之责,依旧由你担任。军机首辅,总管军政,六部各司皆辖制于你。”
     徐元叹息:“老臣老了,很快就会像那两位一样,归于黄土……”
     明帝说:“阁老,我最担心的,就是帝王犹在,皇权旁落。”
     徐元再叹一声。
     明帝清楚,徐元这是在说,他也担心。
     明帝又说:“至今日起,海后代掌军机,王子渊,小干王,入军机旁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位大人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陛下,不妥!”徐元毫不掩饰:“军机处乃天子近臣,更应避讳皇室宗亲。”
     大家都明白徐元的意思。小干王身份特殊,前几日又闹了那么大风波。如今把他安排在军机处,虽不参与政事,只是旁听,但也能让人联想……
     明帝说:“阁老,不管怎么说,先帝确实有负王兄,小干王是王兄唯一血脉……”
     “陛下,天子重国不重家……”
     “阁老不必说了。”明帝气虚:“自此之后,军机处议定之事,若阁老觉得不妥,有权驳回。当升朝,奉天殿百官商议。若有紧急军务,议而不决,当由阁老裁定……”
     明居正心想:我设军机,废内阁,满以为能让徐元休息,哪知他权利更大。
     徐元也不客气:“陛下放心,老臣鞠躬尽瘁。只是我这年纪,不知能看几次月圆,陛下当为长远计……”
     明帝闭着眼睛:“我知阁老心中所虑。让外面的人进来……”
     硕亲王打头,十几名宗室成员站成两排。
     “陛下可安……”硕亲王问。
     明帝摇头:“我知道你们来做什么,当年父皇确实有些过分。当他得知花卿王嫂是天遗库玛,便叫来干王兄,让他处死花卿。如果那个时候,干王兄点一下头,便不会有后面的事。”
     众人都想,还有这个细节呢。想那王子干为人,论是非,好公道,又怎么会处死王妃。
     明帝说:“朕亲手吊死王兄,每每想起,心如刀绞。至如今,仍偶尔梦见王兄惨死的样子……”
     徐元说:“陛下莫内疚,先王属实无奈,虽然无情,但也无错……”
     “话是这样说,但民心滔滔,不是都像阁老这样的明白人。”明帝说道:“我让小干王和王子渊同入军机,若其真有才学,干王兄的东西,我应该还给他……”
     此话一出,众皆愕然。明居正也觉意外,这违反人性的。
     只听明帝又问:“硕亲王,你觉得呢?”
     “这?”硕亲王犹豫:“历朝历代,不传子传侄的,可没这种先例。”
     “都是皇室血脉。”明帝说:“倘若当年干王兄心狠一些,今日奉天殿那个位置,本就不属于我。”转脸望着明居正:“叔祖若在世,必不会如此为难。你自幼随叔祖受教,他老人家的心思,你应该最为清楚。明居正,你怎么想?”
     明居正心里琢磨:明帝什么意思?
     他相信当年王子干谋逆冤案,是先帝所为。但没想过要花卿的命,否则,花卿也不会被关在奉先殿下的地下溶洞里。同样的,杀王子干更加没有必要。
     明帝只不过是借着安慕海的说法,让自己显得无辜。偷眼看徐元,这老头肯定也不相信这套说辞,只是他并不在乎。
     可是,自己得在乎些。
     想到这里,明居正说:“陛下,依臣之见,天下神器,只能父传子。先是正统,其后方考虑才德。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民间滔滔之言,为的不就是正统名分……”
     明帝说:“在朕看来,都是血亲骨肉,才德为上。不管传给谁,这天下终究姓明。”
     “陛下说的不错。但当年先帝之所以抛弃人伦,狠心如斯,想来也不是为自己。如今花卿仍在,当年的疑虑并没有消除。臣以为,小干王非但不适合入军机,且最好监禁……”
     “明居正,那是小干王,皇家亲王,不是犯人。”硕亲王冷声说:“你怎敢说这样的话。”
     明居正冷笑:“硕亲王,也许我说的话你不爱听。若小干王是犯人,我保证,明天你只能看到他的尸体。”
     “明居正,你竟敢说这样的话。大胆……”
     “硕亲王,实话往往不怎好听。”明居正很不客气。
     “你祖父就是这样教你的?”
     “祖父教我皇权为重,何为皇权?”明居正说:“皇权即天下,九重宫禁,一人独揽。这东西,不怕人抢,因为抢不过。也不怕人偷,因为守得住。可却怕人惦记,好在,有资格惦记的人不是太多。”
     硕亲王怒道:“你是说,小干王会惦记么?”
     明居正冷笑:“也许他自己不惦记,可他却有惦记的资格。难保有人想推他上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若是没这个顾虑,先帝当年,又何苦舍弃人伦,将威胁皇权的可能,扼杀在萌芽之中。自三江世子李渔醉后胡言,接着谣言甚嚣尘上,短短时间,帝都内外皆有流传。千里马都没跑这么快的,硕亲王,你不觉得奇怪?”
     明帝咳了一声:“明居正,我明白你的意思。然而当年,确实是先帝心狠了些。过去这么久,我偶尔想起,手足痛断,撕心裂肺……”
     明居正说:“陛下仁慈。然陛下也该体念先帝,痛断父子情所谓何来。”
     明帝沉思不语。
     硕亲王说:“明居正,叔祖可教过你,对待皇室中人如此阴狠的么?花卿是花卿,小干王是小干王。皇长子皇长孙,岂能让你像犯人一样对待。徐阁老,你是三朝重臣,你说句公道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元沉吟道:“此事,不干朝政,乃是皇族家事。外臣不便议论……”
     既然老头这么说了,各部大员自然也不会开口。
     明帝叹道:“硕亲王说的有道理,那毕竟是王兄血脉,皇室长孙。明居正,朕也觉得,是你多虑了。”
     明居正上前一步:“陛下,臣有一法,既不为难王妃和小干王,也能将顾虑降到最低。”
     “哦,说来听听。”
     明居正说:“前五城兵马司邢越,化名易容,入宫为宦官。其真实身份,乃天遗族暗子。不久前闯入皇宫,行刺陛下,杀害王子淇,此为大罪。可见天遗族狼子野心,其罪不可赎。臣请陛下明诏,令三江王率领大军,入寒山破清池,彻底扫除天遗族……”
     徐元心道:这小子,可比明中岳很多了。
     于是说:“明居正,三江王乃是藩王,命他出兵,是否有不妥……”
     “阁老,天子之令,当行天下。三江王若觉力有不逮,可请朝廷派兵协助……”
     徐元心中一沉:好个狠绝的年轻人。明居正活了一辈子,想过削弱三江源,却也没想过刀兵相加。这点子好,三江王李通非得灭掉寒山。否则,朝廷就有理由派兵经三江源,灭掉寒山之后,百济王室的悲剧也许会重演。
     明帝微微点头:“不错,这样最好。也省得你们因着花卿王嫂的身份,顾虑重重。军机处拟旨吧……”
     明帝一阵恍惚,似乎精神不支,众人都退下。
     出了千秋阁,还没走多远,硕亲王拉住明居正:“你刚才的话什么意思,什么叫有惦记的资格?明居正,你这是挑唆陛下与皇室呀……”
     “亲王,我只是实话实说。”明居正一笑:“您可别往心里去,不是对您。”
     “可你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
     明居正冷笑:“我若要打,船早就翻了。亲王不妨去镇抚司看看,密告宗室权贵的案件有多少。随便挑一件出来,就是人神共愤的事。祖父逝去,如今宗室以亲王辈分最高,该约束一下,稍微收敛些……”
     硕亲王哼了一声,不再说话,气呼呼的带着皇室宗亲离开。
     徐元特意叫住明居正:“年轻人,你可知道天遗大祭司,乃是圣人境。我起先也不知,圣人竟是何等厉害。但那日长街,海王纳兰真哲所为,超乎想象。清剿天遗族,怕是白白让无数将士送命。”
     “阁老仁慈,三江王手下精兵数万。三江源,又是天遗族暗中盘踞之地。指望三江王,根本成不了事。”
     “是呀,最后还是朝廷派兵。”徐元忧心:“且不说雪原行军困难,补给不便。单单一个圣人境的大祭司,就得赔上多少将士的命。独孤鸿常说:用兵之要义,在于止战而非战。我知道,明老头一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三江源。尤其是拥有修罗山的三江源,你想重演百济灭国,怕是会得不偿失……”
     明居正看看四周无人,低声说:“阁老,我从没想过要灭天遗族,也没想要灭三江源。”
     “那你此策何意……”
     明居正说:“我只想找个理由,驻兵三江源。一来,能看住三江王,让他不敢乱动。二来,如果需要,里应外合……”
     徐元顿时了然,好高明的谋略。
     明居正又说:“阁老,你真要让徐骄去北海戍边?这个时候,他离开一年,可是要错过许多机会的。”
     徐元微笑:“对于许多人来讲,最难得的就是机会。可对于有些人,机会并不那么重要。比如你和徐骄,你们缺的不是机会,而是野心。徐骄和你一样,有手段,有心机,可是他缺了你的野心。”
     明居正说:“这倒是,他这一辈子,无非财与色。他还没真正尝试过权力的滋味。我猜,即便是流放北海,他也高兴的不得了,正好离开帝都。”
     徐元心道:是呀。离开一段时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喜欢。
  

第241章 明帝苏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