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需要的东西。
     我想带着我的副手奥托·爱德华·魏迪根和潜艇建造工程师格奥尔格·冯·福斯特纳去远东一趟,看看这封文件中的东西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如果价值足够大的话,这项技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中。”
     提尔皮茨自然知道福斯的想法,但也是提醒道。
     “远东的林已经成气候了,他现在手里握着超过二十万接受过新式训练的军队和数百门大口径火炮,更是有五个日耳曼帝国大小的土地和超过两亿民众的后备力量。
     现在的任何欧洲强国都没有办法在此时此刻抽出足够的力量奔赴远东参与一场耗资巨大的战争,我们现在的方向是收缩蓄力,而不是扩张。
     而且他不仅仅是我们目前唯一在远东潜在的盟友,还是小王子的救命恩人,看来我要和总参谋长汇报一下,看看这位远东强人到底想获得些什么吧。
     至少从前几次合作来看,这位远东的强人还是很适合做买卖的。
     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派人出发。”
     福斯说道:“越快越好,后天早上有一艘发往远东的货轮,如果您这边批准的话,今天下午我提交团队的名单,后天上午他们就出发。”
     提尔皮茨笑着说道。
     “你可真是迫不及待了,看来这份图纸的价值还是有些被我低估了,我会通知外交部的人让他们探探口风。
     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就买下来吧,日耳曼帝国的海军不应该成为陆军的附属,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作为。”
     得到批准后的福斯迅速走出提尔皮茨的办公室,开始召集人手,准备着后天的远行。
     而提尔皮茨则是端起桌子上的咖啡杯,来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风景,想从刚刚文件的只言片语中寻找新的战法的踪影。
     毕竟现在只是有了集群这个线索,为战术的制定提供了基本的方向,这个集群的规模是多少,主要作战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战法。
     战术仅仅知道战术的名字是不够的,后面还有一大串需要考虑的,后勤的补给,作战目标的选择,作战风险的规避等等,都要考虑到位,这样行动才有一定的可行性。
     如果是自己摸索的话,还需要大量的演习来证明最优的战法,但是如果对方真的有成熟的作战理论的话,直接拿来用就会省去很多事情。
     毕竟现在日耳曼帝国最缺的就是时间,欧洲的局势越来越严峻了,远东的林克勤要求所有日耳曼生产的军舰都要在1914年6月之前交付,不知道他是不是推测出了一些什么事情。
     随着此次奔赴远东考察潜艇技术的团队一同出发的还有海军部发往京城大使馆的电报,京城大使馆又将电报转发给武昌领事馆。
     看着手中的电报,穆勒也不由得感叹道。
     “我的好学生啊,你身上到底有多少秘密呢。真会挑个时候啊,要是在别的时候,你身上背着这么多秘密,我估计欧洲来得就不是考察团而是军舰了。”
    喜欢。
  

第236章 潜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