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桶汽油、一袋石灰,一桶纯水,一些铁丝罩网。
物资并不丰富,和自己刚刚到33号据点的仓库时候很像。
刘笔下了车,从自己的车后斗拖了烧烤架子,锅具,还有一些干苹果木枝条过来。
又打开系统的数值眼,带着剔骨尖刀,去营地外面找那些圆球型的小土包。
这些小土包里面,就是美味可口的沙蛹。
要注意土包的形状和湿度。
如果土包的表面很干,没有地衣和菌毯,而且土包变成了尖锥甚至尖塔状。
那这窝蛹就已经完蛋了。
这些蛹的内部,早已经变成了脊骨虫的形状了。
那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样子。
刘笔很快找到一个带着菌毯的小包,用刀子轻轻刮开,里面藏着四五个蛹,静悄悄地窝在那里,就好像一个个装在篮子里的牛角面包一样。
一共十二号人,刨三个窝就差不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笔拿着十四个沙蛹,装在塑料袋里,感受着里面的轻微扭动。
回到车厢,方隆在那里百无聊赖地等着。
刘笔点点头,一边用锅烧水,将压缩饼干化在里面,一面拿出小刀,准备开始处理蚕蛹。
“你出来打野为什么会带这么多锅啊。”
方隆用手撑着头问道。
刘笔头也没抬,说道:
“我说了,我是厨子——吃过荒野饭店吗?或者,荒野牌罐头?”
方隆咧嘴露出了个朴实的笑容:“都是在缓冲区混的,罐头至少还是吃过的。”
现在大家对“异种能吃”这件事情,渐渐地已经没有心理抵触了。
哪怕是亲眼看着刘笔在处理沙蛹,方隆也没有退避三舍,而是好奇地睁大了眼睛,要看看到底怎么个事。
找到沙蛹中间的凹缝处,这里它的碳酸盐外壳最为薄弱。
一个小小的呼吸盖下,是一层竖直的薄膜。
沙原蛾的输卵管就是从这里趁虚而入,刘笔的刀锋也是。
尖刀刺入,刀片一转,随着一声清脆的,如同掰开贝壳一样的“咔”响,那牛角面包一样的沙蛹,被刘笔切成了两半!
挖去青灰色的身体和内脏结构,把还在跳动的菌丝状物体去除,剩下的物质呈现浓黄色,就好像蛋挞液烤熟以后,在蛋挞酥皮中软糯弹动的样子。
刘笔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浸入准备好的石灰水中。
这可不能洒出来,那样就不好吃了。
浸泡十几分钟后,浓黄色变成了淡黄色,石灰水也变得浑浊。
刘笔把沙蛹外壳洗刷干净,一个个放在铁架上烧烤!
烤制差不多15分钟,柔嫩的蛹肉已经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味。
难怪脊骨虫想吃这玩意儿。
这年头动物烤出来能带着甜香的,刘笔这么久都没找到过几个!
而且这沙蛹还有好几层,最外层的碳酸盐虽然坚硬,里面却还有几层韧皮。
被火焰烧烤过后,这些韧皮就好像蛋挞皮一般,居然层层起酥,变得焦脆起来!
沙蛹的淡黄色蛹肉,带着微焦的斑点,颤巍巍地晃动,像果冻一般。
勺子一挖,金黄的浆液缓缓流出来,浓稠得像芝士一样,看着简直忍不住要把夕阳化进嘴里。
看上去是煮熟了。
“安全起见,我先看看有没有毒。”
刘笔一边说,一边就从烤架上拿下了一个,放在嘴边吹气。
甘甜的蒸汽拍打着刘笔的鼻尖,真的像又甜又软的面包一样啊。
他挖了一勺放进嘴里。
韧皮带焦的微苦,若有若无的奶香和脂肪香气。
不腻不淡的甜味,就像恰到好处的拥抱,和舌尖触之即走,若即若离。
就是这种缥缈不定,恰到好处的感觉!
“嗝……”
刘笔顿了顿。
“好……好像没毒。”
喜欢。
第242章 出师不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