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笔通过了哨卡。
     左拐来到了治安部,牌子下面有个人口管理局的窗口。
     窗口有一个老头坐在桌前,一些年轻人坐在电子屏幕的后面。
     “名字?”
     “刘笔。”
     人口管理局的人点了点屏幕,一个年轻人小声嘀咕道:
     “没有案底。”
     “但是也没有身份。”老头沉吟片刻,“你这个……很费功夫。”
     “我听说是能办的,您想想办法嘛!”刘笔笑道。
     “你得知道,大家工作很忙的。”老头不太感冒。
     刘笔也不是小白,隐约听懂了一些意思,便不动声色地请老头借一步说话。
     老头呵呵一笑,来到墙角。
     刘笔在手里放了100元钱,上去和老头握手:
     “那就麻烦你们了。”
     老头嘴角勾起:
     “有点礼貌,但不多。”
     他很熟练地把钱揣进口袋,对后面的年轻人嚷嚷道:
     “听说是罗蒙看上的?就我看,他不是什么流民,也不是逃难者。就算是安全区入籍移民好了。”
     9区不限制外来人员加入。
     9区入籍,接下来就需要办好居留证明,再等三年后就可以转为正式居民了。
     紧接着,一位女士来给刘笔讲解政策优惠。
     刘笔没怎么听,只是指着宣传单问道:
     “优惠政策,缓冲区建设算吗?”
     房间里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老头难以置信地问道:
     “缓冲区?你的意思是,你要去缓冲区?”
     “是的。”
     “年轻人,很有前途!”
     老头连忙冲了过来,直接接手了这位女士的活。
     要知道几年前军团异种进攻第九区,整个缓冲区都被血洗了一遍。
     现在缓冲区没几个活人,委员会提出要发展缓冲区,结果是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他们正发愁这事,没想到刘笔出现了。
     “如果愿意建设缓冲区,可以直接入籍。我们还会给你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
     老头突然客气了起来,让刘笔反而不太适应。
     他们展开了地图,让刘笔选择。
     刘笔想都没想,就选了自己所在的那个仓库。
     整个房间的气氛好像过节一样,老头承诺,最多三天,相关的配套都会到达。
     包括水、电、房屋修缮、经营许可和配套设施援助。
     “……”
     好像莫名奇妙就被优惠政策给砸到了。
     刘笔从人口管理局出来之后,还是有些迷茫。
     那老头拿了100块走,没有还他。
     但是看着手上的身份证件和管委会文书,刘笔觉得100块还是太赚了。
     穿过岗哨,刘笔正式进入第九安全区。
     安全区的建设堪称整洁。
     没有露天的高大建筑,但是这巨塔之内,如同芯片板一样密布的街道房屋,还是给他极大的震撼。
     人们安安稳稳地生活着,并没有所谓的灾难景象。
     看来,人们已经从天灾中适应,努力建立了新的生活。
     从人口管理局的办公室里,刘笔也拿到了一本最新的第九区内部地图汇编。
     相比于系统刷出来的那张,对9区内部街道的描绘要详细多了。
     先找到服装店,买了两身换洗的衣服,花了60。
     然后作为一个餐馆老板,要做的,自然是考察美食。
     打听了一番,第九安全区的航中街道,似乎有家非常热门的小餐馆。
     说是物美价廉

第16章 焉知非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