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6章 明事理之人[2/2页]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泥蛋不是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歉,只想将夫君的尸骨带回去立个碑,周坊主咄咄逼人,赵县令从未正视民妇的要求,满府君……”
     她说了很多,刘辩静静的倾听着。
     都是不过分甚至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能看的出来,她是个心地不错的女人,怪不得二虎要一路跟着,倾尽一切也要将其赎出来。
     对于陈娥来说,二虎或许是她生命中最温暖的光,如今二虎死了,她没想恨过任何人,只求一个公道,往后能好好抚养孩子长大。
     她并未对大汉失望,正是因为大汉的发展,才让这对苦命鸳鸯有了重逢的机会,诞下爱的结晶。
     简简单单又朴素的诉求,为何发展成如今的局面呢?
     赵县令被贬的冤吗?从理性角度思考,刘辩认为不冤。
     从感性方面考虑,刘辩觉得更是觉得他该死。
     是,赵县令所做的一切为宜阳带来不少好处。
     但失察、渎职之罪跑不了。
     哪怕现阶段刚刚起步,赵县令身上背负三万百姓,应该日日做到警醒商人的责任,在屁股后面追着商人进步,最大程度避免悲剧发生。
     而不是每次等着出了人命,再按照糜竺的规定促使商人完善设施。
     说白了,朝廷制定的一切规定,都是最后一道保险,是避免局势恶化到失控的防撞系统,不能成为常规应对手段。
     提前减速和主动刹车是管理应该做的,每次都指望最后那道保险,还要驾驶员做什么?
     至少在刘辩收到的所有消息中,赵县令没有尽到以上责任。
     非得等人渴死,朝廷罚了商人钱,商人怕再罚钱增加饮用水其实已经晚了。
     悲剧已经发生。
     周坊主冤吗?他冤不冤已经不重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句话刘辩没说错,他能捡回一条命,已经可以烧香拜佛了。
     陈家堂姐那些人可恶吗?可恶,但情有可原。
     世上爱钱者占据大多数,陈家堂姐她们的嘴脸再可恶,对比商人,已经算是和蔼可亲了。
     人就是如此,若人人都不爱钱,无欲无求世界才乱了套,文明又何谈延续。
     那些被几句话哄骗的宜阳人傻吗?
     傻!可与其说他们傻,不如说他们是受害者,遭到了蒙骗。
     他们也有闪光点,共情能力比他人更强,若换一个局面,国破家亡时,世人皆愚昧,但有那么一群愤青,听几句口号,就敢顶着枪口往上撞。
     哪怕明知是死,也要将血洒在敌人身上。
     以悲壮之血,点燃一个民族的血性。
     他们明明可以机灵一点,哪怕往口袋中塞把剪刀,也能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掌权久了,刘辩发现自己越发冷静,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一个人轻易下判断。
     对待芸芸众生,不能以简单的规矩和自以为的三观去评判,人并没有这么简单。
     陈娥还在哽咽诉说着:“民妇现在什么都不奢求了,只希望能抚养成儿长大,将来能够报效国恩。”
     刘辩回神,点头道:“你的孩子马上就会有人送来,朕知道你是个明事理的人,朕心里不好受是真的,朝廷的路要继续走也是真的,朕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将来能有一天,再也不需要明事理之人受冤屈,那一天你看不到,朕同样看不到,但朕若不做,往后这片土地的百姓,还要忍受千余年,才能迎来扛起大纛者。”
    喜欢。
  

第416章 明事理之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