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听话的往后站,刘辩在郭嘉的陪同下下车,他下车之后环视一圈,问道:
“乡亲们,朕想问你们几个问题,朕亲征弘农之后,你们的日子过的如何?”
牛二迫不及待的就站了出来,眉飞色舞道:“托陛下洪福,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得饱饭,城里新开了好几家讲武堂,我们的孩子将来能继续投身沙场,为国效力呢。”
“哦?”刘辩来了兴趣,讲武堂开的好啊。
弘农与军旅关联不浅,再加上军功制的恢复,沙场建功是最快改变命运的方式。
另外弘农子弟参军,一些将领会对旧部后代照拂些,将来弘农怕是会成为有名将军城。
照拂这种事刘辩并不反对,他真心希望弘农能变得更好。
不得不说,张昭在此任上还真有招。
刘辩为了避免牛二是托,特意多问了一些人和问题。
得出回答如同他收到的奏疏一样。
弘农不再是遍地尸骸,处处残破、良田荒芜的局面。
杨修在任时就在打基础,加上背后杨氏的帮助,迅速让弘农稳住了局面。
不过一直到杨修走之前,弘农仍然需要每日搭粥棚,才能保证每日饿死的人数控制下来。
直到张昭开办铁器坊,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过起来。
这里的人不需要为住房担忧,赚一文钱就能花一文在吃喝穿上。
弘农铁器坊的薪资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每日只有十五到十八钱。
但这里的人能做的起新衣裳,能靠着自己喝上小酒,能让孩子去宜阳穿杨射堂学本领……
刘辩与百姓聊了一阵,眼瞅着天空越来越暗沉,电闪雷鸣加剧,好说歹说之下,百姓们的情绪才算稳定些。
刘辩得以向着府衙而去,但身后百姓仍旧一路相送,似乎是在保护他,生怕有人伤着天子。
来到县衙,县令并不在,在场的只有一位主簿,更多的事情只能向他了解。
“下官参见陛下。”
主簿匍匐在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平身吧。”
“下官不敢。”
“朕来此不是兴师问罪的。”
主簿这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赶在天子秋巡的时间,正好路过宜阳时铁器坊出了事,搞不好一整个衙门都要遭殃。
哗啦。
外面大雨终于落下,刘辩坐在公堂主位上,郭嘉害怕他着凉,拿来一件披肩。
“朕不冷。”刘辩摆摆手,皱眉道:“百姓刚送朕到衙门就下了雨,你调一队羽林军出去,拿伞送百姓归家,不然淋一路怕是要着凉,另外,再去向百姓打探些问题……”
着凉不是小事,一个小病就可能带走一大片人。
大自然的每一个微小反应和变化,都是普通人的浩劫。
“臣这就吩咐下去。”郭嘉拱手。
刘辩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主簿身上,问起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他对宜阳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宜阳有户五千,两万六千人左右。
其中有四千人指望着铁器坊吃饭。
喜欢。
第403章 好一个张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