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爹,救我,我不想死啊……”
     合着是这家伙是王县令的儿子。
     刘辩只觉得他们碍眼的很,赶紧让人把他们拖走。
     一会儿的功夫之后,哀嚎声终于消失。
     在场众人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唾沫,那些东郡官吏,更是有人开始打起摆子,生怕下一个轮到的人是自己。
     刘辩大概知道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了,他冷眼望向桥瑁,道:
     “这一户人家,善后之事你处理好,朕不希望有人再跟朕说瞎话办糊涂事,否则朕以欺君之罪立马要他脑袋!”
     “是是,下官定竭尽所能。”
     桥瑁擦掉额头的冷汗,连忙应承下来。
     刘辩转身离开。
     赈灾之事,刻不容缓!
     刘辩上了龙辇,一路来到东郡郡城。
     桥瑁整了不少百姓在城门处跪拜,那一个个瘦得骨瘦嶙峋的百姓,跪在地上齐呼当今天子多圣明,看的刘辩又想刀人了。
     司隶还好,他经营那么久,再加上一众贤臣的辅佐,没这么多事。
     但到了地方刘辩才明白,局势究竟有多么恶劣。
     他得选一个文武全才,行事雷厉风行,不避权贵的人,来当兖州刺史。
     先把官吏都逮明白了再说!
     典韦护在车驾一旁,这时候,一份竹简不知从何处让他这砸来。
     典韦以为是暗器,一把就抓住。
     他瞪着虎目往四周看,却压根没看见是何人动的手。
     典韦狐疑的扯开竹简看了几眼,压根看不懂,决定呈给天子看看。
     就这样,竹简落在了刘辩手里。
     刘辩没两眼就变了脸色,然后递到了郭嘉手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奉孝看看。”
     郭嘉拉开一看,下意识念了起来。
     “战乱民声哀,炊绝泪满腮。
     蝗灾禾苗败,饿殍满目霾。
     幼孤寻亲泣,老弱盼救来。
     家破何处觅,流离苦徘徊,嘶!”
     郭嘉倒吸一口凉气,很明显,那人是以兖州疾苦为题,作了一首诗,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警醒当今天子。
     他合上竹简,还了回去,沉声道:
     “陛下,兖州疾苦,非常人能想象,而此人或许是忠臣良士,能作此诗,文采必定斐然,连典韦将军都未发现其踪,武艺定然高强。”
     “找到他,着鲍信去办!”刘辩开口。
     既然对方能来此处,就一定会留下踪迹。
     在城门处的大多都是字不认识几个的百姓,会作诗的,又会武的,或许不难找。
     “喏!”郭嘉当即拱手。
     待郭嘉走后,刘辩又打开了竹简观看。
     写这样的诗,来告诫天子,此人胆子倒是大。
     换做别的帝王,一定要把人找出来论罪不可。
     他难道不怕吗?
     还是说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就为了劝诫?
     没想到兖州除了陈宫、程昱两人,还有这等人杰?
     刘辩好奇起对方的身份,或许,兖州刺史有人选了。
     刘岱要是没死的话,可为兖州牧。
     曹仁为兖州都督,三人相互配合,或许很快兖州就能得以安定。
     州权先集中,再分散成三位封疆大吏的试点,就在兖州开始吧。
     折腾了一会儿,刘辩终于到了地方,下了龙辇,桥瑁等官吏压根就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喜欢。
  

第124章 神秘贤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