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辩的心沉到谷底!
     这封信能送到洛阳,搞不好前线已经打上了,还可能吃了败仗。
     他没了再去太庙的心思,收起信,吩咐道:
     “传三公九卿,尚书令荀彧、河南尹荀攸,到章德殿对奏!”
     小黄门领命转身而去,刘辩在后面催促:
     “跑着去!”
     小黄门撒丫子跑了起来。
     刘辩拉起唐姬的手拍了拍,沉声道:
     “皇后替朕走一趟太庙吧,朕有要紧的国事需要处理。”
     “妾明白。”唐姬乖巧的颔首。
     很快,三公九卿来到章德殿。
     他们很奇怪何事这么着急。
     等了一阵子,刘辩出现在这里。
     众人行礼,刘辩让他们免礼之后,将书信交到了郭嘉手中。
     “诸卿都看看,战事出现了最新的变故。”
     郭嘉看完书信,眉头紧皱着,他并没有把信交到下一人手中,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念了起来,能省很多时间。
     念完,众卿面色各异。
     虽然信中提到于夫罗东去,但他们并不认为是冲着兖州去的。
     更何况孙坚派虎豹骑追了上去,处置妥当。
     荀彧忽然开口:“孙将军送回的书信中,怎么听意思他准备打一场全面反攻战?”
     杨彪名义上掌天下兵马,对各地军事了如指掌,接着道:
     “孙文台那里,虎豹骑撤走,他只有一万七千人,其中以北军抽出去的两个营和飞熊军为精锐,其他多是新兵,太原的胡人,起码有五万,于反攻不利。”
     司隶校尉贾诩揣着手哼道:
     “给他一万七千人就敢打太原,吃了败仗,我非得去并州把他逮回来,让他尝些苦头。”
     “问题不在并州。”刘辩把话题扯回来,“两万胡骑,明显是冲着兖州去的,再加上豫州黄巾北上,可曹操却在这时分了五路大军,岂不是要被逐个击破?”
     大伙都觉得刘辩的担心多余了。
     荀彧沉吟片刻,说道:
     “虽冒险,但不失为妙计,黄巾人数虽多,但缺粮缺甲,难以形成战斗力,以往各地豪强的武装,就足以与他们分庭抗礼,更何况是曹操呢?”
     贾诩连连点头,“曹操的奏疏中明确表明,留有曹仁驻守东郡,以保后路无忧,曹仁除非是蠢材,据城而守,还能守不住骑兵的冲锋?”
     两人话落,得到几乎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刘辩手下的几大智囊,居然都没看出问题。
     唯独郭嘉一直沉默着。
     直到大伙的声音平息了些时,郭嘉才冷静的说道:
     “诸位难道忘了,东郡上游,秦亭附近,还有黄巾、白波、黑山三股叛军虎视眈眈,正与曹仁交战?”
     众人扭头看向他,郭嘉继续:
     “若胡人奇袭白马津,断了东路军的粮草,然后与叛军合围东郡,又当如何?”
     荀攸不假思索道:“东郡若有战,曹操必将率兵回援,胡人没那个能耐在曹操回援之前夺城,除非曹仁不战而降。”
     “是啊。”王允点头,心中忧愁烟消云散。
     郭嘉嗤笑一声,哼道:
     “诸位莫非又忘了,豫州黄巾北上?他们一旦北上,只能走济阴郡,正好切断曹操退路。

第114章 何人继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