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亩地的作物因为是都城种子,种子本身的耐寒性就强,拉绳法也让他们授粉更加均匀,同时病虫害也控制得很好,最终产量足足有六百三十多斤。
产量差一点的就是把拉绳法换成了人工摇粉,这个能稍微差一点,产量只有六百二十多斤。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工摇粉会让花粉散播不均匀,总之就是它就是比拉绳法差了一些。
这两种方法的产量差别不是很大,后续还需要继续观察比对。
产量跟前两者相比还要差一点的就是拉绳法加花期不喷水加驱虫。
这一亩地的产量刚好达到六百及格线,再少一两斤就得去第二梯队了。
这里边的原因计一舟猜测或许是因为花期没有喷水,花粉寿命不长,授粉的概率也就跟着小了。
第二梯队的计一舟分了四种方法,产量在五百五十斤到五百九十斤之间。
产量从高到低排下来分别是:
人工摇粉加花期喷水加驱虫,最终产量有五百九十多斤;
拉绳法加花期不喷水加不驱虫,最终产量有五百七十多斤;
人工摇粉加花期不喷水加不驱虫,最终产量有五百五十多斤。
这上边还夹杂着一批改良种的五百六十斤黑马。
至于那些连五百五十斤都达不到的方法就是第三梯队了,那些法子很显然就是要舍弃掉的。
计一舟接下来的重心应该在第一梯队的三种放到上边了,其他的他直接不想尝试。
计一舟再看了看改良种的那一匹黑马,发现种植方法除了种子不同,其他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这个拉绳法加花期喷水加驱虫的方法应该效果不错,你明年要试试嘛?”计一舟问徐晏宁。
“我正想说呢。”徐晏宁抬头看着计一舟笑笑,“这个法子看着效果还不错,我明年就把家里的小麦换成这个方法试一试,给你提供实验数据啊。”
计一舟也笑了笑,“那可真是太好了,没有大量数据的支撑,我还真不好轻易下结论。”
他是在摸鱼拖时间不错,如果没有大量的实验比对数据,别说让皇上信服了,就是他自己也不会相信。
“那你还要把这三种方法都再试一试吗?”徐晏宁问。
“要试验的。”计一舟说:“多次验证实验的目的是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
还有科学性。
这个就不跟徐晏宁说了,不然他现在还真不好解释什么是科学性。
“多次试验也能确保实验结果不是偶然的、片面的或错误的,而是真实、可靠且可被广泛接受的。”计一舟看着徐晏宁,开始背脑子里残留的知识点。
徐晏宁一脸崇拜地看向计一舟,“舟哥你好厉害呀,懂得好多。”
计一舟搓了搓鼻头,有些心虚,“咳咳,这都是这么些年……得出的经验,做得多了就知道了。”
这都是前人的经验,直接放在教科书上让他们接收这些知识的。
感恩。
再次冒用前人的经验实在不好意思。
喜欢。
第417章 九阙都-产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