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5章 九阙都-《翰林修整集[诗经篇]》[2/2页]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卿九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呀!这上边怎么还有我们的名字呢?”
     周大人看到书后边的致谢惊呼一声,拉着吴大人头对头反复把这一段文字看了好几遍。
     宁元昭老神在在地坐在位置上喝茶,听到动静抬头看了眼面上都染上笑意的两位同僚。
     跟着笑了笑,揉了揉手腕,依旧伏案写写画画。
     刚好他脑子里有个没成型的小故事,可直接当个短故事写出来。
     两个大人独自美了一会儿,周大人蹭到宁元昭身边,“清晏啊,下回再要修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好家伙,清晏都叫出来了,不是从前的宁大人来宁大人去了。
     “好。”宁元昭不着痕迹地把这个短故事遮住,“周大人为天下读书人考虑,我自然不能拂了大人的好意。”
     出名露脸的好机会啊。
     他们平时咸鱼归咸鱼,要不是实在动不了,谁会想这么多年在一个位置上动也不动。
     不仅是他们俢撰的院子,其他被点了名的人也都很开心。
     给翰林院里送来的那些书除了必须存档的,剩下的都被这些参与过修书的所有人根据职位大小一人拿了一本,最底下的那些检讨没分到书的就只能自己去买了。
     这书任谁看了都不能说不好。
     都城说大也不大,但凡有个什么东西火了起来就会立马席卷整个都城。
     之前的《九州志》是这样,现在的《翰林修整集[诗经篇]》也是这样。
     读书人之间都会互相推荐并且夸赞,说:“这可是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还有一位检讨大人一起修的书,里边还有崔大人的文章,一定要去看,整理得特别好,书也特别划算。”
     可不划算嘛,一本书当十几二十本的用。
     另一头,皇帝捧着底下人送上来的书翻看,最前边是他们四人写的引言,写明了为什么想修这本书,这本书里边涵盖的内容。
     往后是尚司写的序章,再往后是大大的“目录”二字,多少页讲的什么东西写得非常清楚,翻找起来十分方便。
     正文最开始是《诗经》原文,后边按照年代由近到远收录了各个朝代的圣贤大儒的解析和观点,最后还有四位修书人的“拙见”,非常全面。
     按照正常编书的顺序,崔洛的文章该放在最后头,这个宁元昭反而个崔洛放在了最前头,还专门为此调换了顺序。
     是本不错的书。
     这本书集多少大儒的见解为一体,厚度可想而知,定价也不算便宜。
     但是跟分别买齐这里边所示的所有书比起来,确确实实省下了不少钱。
     “这个崔润川,往常让他写个文章总是不情不愿的。”皇上拿着《翰林修整集[诗经篇]》抖了抖,“你看看他如今,小徒弟一求就什么都答应了。”
     身边的大太监笑着应和,“到底是小徒弟,崔大人宠着点也能理解。”
     “哼。”皇帝轻哼,“拟旨。”
    喜欢。
  

第405章 九阙都-《翰林修整集[诗经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