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1章 朱穆遭囚,陈龟拜表[2/2页]

济公传奇 王钟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相传檀石槐生时,很是奇异,檀石槐的父亲名叫投鹿侯,起初在匈奴从军三年,他的妻子在家中生了孩子。投鹿侯回来后,感到奇怪,想杀掉孩子。妻子说她曾经在大白天走路,听到雷响,就抬头朝天上看,刚好有冰雹掉进嘴里,她就吞了下去,接着就怀了孕,十个月后生下孩子,这个孩子必定有过人的地方,最好暂且抚养他长大。投鹿侯不听,就将孩子丢掉。妻子私下告诉娘家人,要他们收养,取名为檀石槐。
     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为人勇敢健壮,富有谋略。檀石槐十四五岁时,有一个部族的首领掠夺走他外祖父家的牛羊,檀石槐只身骑马追去和他们交战,所向无敌,将被抢去的牛马全部追了回来。自此以后在部落中深受众人的敬畏和信服。檀石槐制定法令,审理诉讼,没有人敢违犯,于是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檀石槐乃立庭弹汗山,招兵买马,逐渐强盛。及寇掠云中,警报似雪片一般,传达京师,汉桓帝刘志乃再次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使他防御鲜卑。鲜卑素来忌惮李膺威名,望风震慑,当时他们将所掠夺来的男女牲畜,尽行弃置,出塞自去。
     李膺也不复穷追,安民设障,塞下自安。
     独公孙举等骚扰青徐,尚未平靖,嬴县地当要冲,贼踪出没,大为民害。朝廷闻警,由诸尚书简选能员,得了一个颍川人韩韶,使为嬴长。
     韩韶贤名卓着,一经到任,贼皆远徙,相戒不敢入境;流民万余户,仍得安然还乡,只是庐舍已空,一时无从得食,免不得待哺嗷嗷。韩韶即开仓赈饥,主吏谓未得上命,力争不可,韩韶慨然道:“能起沟壑中人,复得生活,就使因此伏罪,也足含笑九泉了!”为民忘身,是谓好官。
     流民得粟疗饥,生全无算,郡守亦素知韩韶贤名,并不加罪。时称颍川四长,一是荀淑,一是陈寔,一是钟皓,还有一人就是韩韶。
     钟皓起初为本郡功曹,后迁任林虑长,不久即去。李膺曾经将钟皓比诸荀淑,往往语人道:“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两贤原无分轩轾呢!”
     钟皓兄长的儿子钟瑾,亦好学慕古,有退让风。
     钟皓的嫂嫂是李膺的姑姑,侄儿钟觐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李膺同年,俱有声名。李膺祖父太尉李修曾说:“钟觐像我家人的气质,国家有道能用其才,国家无道可以免于刑戮。”又把李膺的妹妹嫁给了他。钟觐征召州府,没有俯 屈过自己的意志。李膺对他说“:孟子认为‘人无是非之心,就不能算人。你为什么不与孟轲所说的相同呢?”钟觐后将李膺这话告诉叔叔钟皓。钟皓说“:从前齐国的大夫国武子喜欢揭发别人的罪过,以致招来怨恨。最终保全身家,还是你的谦虚退让为贵。”钟皓体认古人教训不尚教条,惟求行之适当。多属这种情形。
     嗣是叔侄并皆隐处,不复出山,终得抱道自重,高尚终身。惟韩韶为嬴县长,只能保全县境,不能顾及他县,贼众飘逸山东,往来莫测,良民辄被劫掠,怨苦异常,地方长官,不得已申奏朝廷,请派大员督剿。是时太尉胡广,因日食现象且被免官,进司徒黄琼为太尉,光禄勋尹颂为司徒。尹颂因东方多有盗贼作乱,特推举议郎段熲,拜为中郎将,引兵东往讨伐叛军。
     段熲段颎的祖先出自郑国的共叔段。段颎是西域都护段会宗的从曾孙。年轻时便学习驰马射箭,崇尚游侠之风,轻视财贿,成年之后,一改前志,爱好古学。
     段颎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宪陵园丞、阳陵令,任内便显示出治理的才能。后迁任辽东属国都尉。此时,鲜卑犯边,段颎率军赶往边塞。因为担心鲜卑因惊恐逃走,他派驿骑假送玺书诏令自己退兵,并以诈退姿态,在退路上暗设伏兵。鲜卑中计,全军追赶,被段颎合军大败,“悉斩获之”。战后,段颎因假造玺书一事,将受重刑,因为有功,经过讨论,被罚至边境御敌,以将功赎罪。刑期满后,被征为议郎。
     此次出剿群贼,正如虎入羊群,连战皆捷,先毙东郭窦,继而斩杀公孙举,累年逋寇,一鼓荡平。东汉朝廷封段颎为列侯,赐钱五十万,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郎中。
     光阴易过,倏然又为永寿四年,仲夏日食,太史令陈授,上言日食变异,咎在大将军梁冀。梁冀不禁大为愤怒,立刻将陈授缉拿下狱,乱棍打死。已而飞蝗为灾,遍及京师,汉桓帝刘志却不知返省,但务改元,到了夏尽秋来,还要改年号为延熹元年,真是多事。并且将太尉黄琼策免,再起胡广为太尉。已而南匈奴及乌桓鲜卑,连同入寇,度辽将军李膺,已调入为河南尹,
     汉桓帝认为陈龟家世熟悉边地民情风俗,遂任陈龟为度辽将军,出守并、凉等州。陈龟分析了当时边地的情况,认为边郡不靖,烽烟数起,固然因少数民族的滋扰而生,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汉政府的边郡官吏多为背公图私之徒,他们滥用职权,侵扰边地各族人民,从而引起边郡各族的反抗。他认为,要想边地安宁,必先整饬吏治。他举前任凉州刺史祝良的例子,说祝良到州以后,对于那些坑害百姓的官吏多所纠罚,撤换了一州大半郡守及县级长令,使—州大治,边地安宁。他十分赞赏祝良的措施,认为非如此,边郡烽烟便不可熄灭,各种矛盾不得缓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龟还十分注意和关心边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情并注重解决他们的困难和疾苦。东汉以来,为了守护边疆,不断从内地征发百姓到边疆屯田戍守,他们和当地居民—起,为保卫边疆付出极大的辛劳,有的甚至终身不得更调,成为世代之边民。然而,边郡之地,久经战争洗荡,一遇灾荒,生活尤其艰难。特别是当时的并、凉等州, “土地堵埆,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乞机杼之饶,守塞侯望,悬命锋镝。”一场战争之后, “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磐。”其悲惨景象难以形容。
     于是陈龟在临行的时候,曾上疏白事道:
     臣龟蒙恩累世,驰骋边陲,虽展鹰犬之用,顿毙胡虏之庭,魂骸不返,荐享狐狸,犹无以塞厚责,答万分也!臣闻三辰不轨,擢士为相;蛮夷不恭,拔卒为将。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上惭圣明,下惧素餐,虽没躯体,无所云补。今西州边鄙,土地塉埆,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返。自顷年以来,匈奴数攻营郡,残杀长吏,侮略良细,战夫身膏沙漠,居民首系马鞍,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磬,虽含生气,实同枯朽。往岁并州水雨,灾螟互生,老者虑不终年,少壮惧于困厄。陛下以百姓为子,百姓以陛下为父,焉可不日昃劳神,垂抚循之恩哉?唐尧亲舍其子,以禅虞舜者,是欲民遭圣君,不令遇恶主也!故古公杖策,其民五倍;文王西伯,天下归之,岂复舆金辇宝,以为民惠乎?
     近孝文皇帝感一女子之言,除肉刑之法,体德行仁,为汉贤主。陛下继中兴之统,承光武之业,临朝听政,而未留圣意。且牧守不良,或出中官,惧逆上旨,取过目前。呼嗟之声,招致灾害,胡虏凶悍,因衰缘隙;而令仓库殚于豺狼之口,功业无铢两之效,皆由将帅不忠,聚奸所致!前凉州刺史祝良,初除到州,多所纠罚,太守令长,贬黜将半,政未逾时,功效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改任牧守,去斥奸残;又宜更选匈奴乌桓护羌中郎将校尉,简练文武,授之法令;除并凉二州今年赋役,宽赦罪隶,扫除更始;则善吏知奉公之福,恶者觉营私之祸,胡马可不窥长城,塞下自无候望之患矣!
     这奏疏呈入朝廷,汉桓帝刘志倒也是有一些省悟,于是改选幽并二州刺史,并自营郡太守都尉以下,亦多所变更;免除并、凉一年的租赋,因此当地百姓稍微过得舒缓一些。
     陈龟在任度辽将军之职中,充分注意团结边疆各族人民,开发边疆,值那里的生产得到恢复,战争逐步平息下来,从而也使他自己在治理边疆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正是由于他能闭结边疆及邻近各族人民,因而引起了那些内恃强权,外侮少数民族官僚的忌恨。鲜卑也不敢犯塞,为朝廷节省的费用,岁约亿万。
     偏偏大将军梁冀与陈龟有隙,说他沮毁国威,沽取功誉,不为胡虏所畏,陈龟因此遭受坐罪征还,被免官回归乡里。
     不久,陈龟又被朝廷任命为尚书,因为曾经对暴虐日甚的梁冀多次进行过弹劾,由于当时大将军梁冀左右朝政,陈龟自知自己必然会被梁冀加害,索性就绝食,粒米未进,七日后死去。陈龟死后,并、凉等州及西域各少数民族追念他的恩德,都为他举表哀 衷 ,并常到他的墓前进行吊祭,寄托他们的思念之情。
     在东汉的历史上,像陈龟这样注重边地的民情风俗,关心边民的疾苦,并对边疆地区的豪强势力进行卓有成效的整治,使各族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在东汉的历史上还是少见的。因此,他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匈奴乌桓等虏兵,听闻得陈龟已经去职,又来侵犯边疆,朝廷乃调属国都尉张奂,为北中郎将,前往防御匈奴乌桓。张奂至塞下,正值虏众焚掠各堡,烽火连天,戍兵无不惊惶,独张奂安坐帐中,谈笑自若,暗中却派人离间乌桓,使他掩击匈奴,捣破营帐,斩得匈奴别部屠各渠帅。再由张奂统兵进讨,匈奴大恐,悔罪请降。张奂因南单于车居儿即兜楼储子。叛服无常,将他拘拿住,奏请朝廷改立左谷蠡王。汉桓帝刘志不许,仍然使其放还车居儿,征归张奂,而命种暠为度辽将军。
     种暠到营,首先宣讲恩德信义,诱降诸胡,不得已才进行征讨。羌虏以前有被生捉押在郡县为质的,都打发回去。他诚心安抚,信赏分明。因此羌胡及龟兹、莎车、乌孙等国都来顺 服。种暠于是熄灭烽火台,撤除候望,边境安然无事。
     有诗叹道:
     防边尚易用人难,要仗臣心一片丹;
     果 有忠贤司阃外,华夷何患不同安!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
  

第571章 朱穆遭囚,陈龟拜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