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维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未闻降黜,昭帝后上官氏,父安谋反被诛,后位如故。其勿复议!
汉和帝手诏既下,群臣无复异言,乃奉窦太后梓宫,与汉章帝合葬敬陵,汉和帝此举,不失忠厚。尊谥为明德皇后。复将生母梁贵人,改行棺殓,追服丧制,与姊梁大贵人俱葬西陵,谥曰恭怀皇后。且追封梁竦为褒亲侯,予谥曰愍。
汉和帝刘肇即派遣中使与梁嫕及梁松之子梁扈,一同赴往汉阳,迎回梁竦丧身。梁竦当时死在汉阳监狱之中。特赐东园画棺,玉匣重衾,东园署名,主司棺椁。就在恭怀皇后的陵墓旁边,建造坟茔,由汉和帝刘肇亲自送葬,百官毕会。征还梁竦家属,封梁竦之梁棠为乐平侯,梁棠弟雍为乘氏侯,雍弟梁翟为单父侯;食邑各五千户,位皆特进,赏赐第宅奴婢车马兵弩等类。就是梁氏宗族,无论亲疏,俱得补授郎官。梁氏复转衰为盛,宠遇日隆。皇恩不可过滥,矫枉过正,又种下一段祸根。
清河王刘庆,亦乞诣生母宋贵人坟茔前,祭扫致哀,汉和帝当然允许,并诏有司四时给祭。刘庆垂涕语左右道:“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承祭祀,私愿已足。倘再求作祠堂,恐与恭怀皇后相似,复涉嫌疑。欲报母恩,昊天罔极,此身此世,遗恨无穷了!”嗣又上言外祖母王氏,年老罹忧,病久失医,乞恩准迎入京师,使得疗疾。
有诏令许如所请,宋氏一干家属,亦得并至都中。清河王刘庆的舅舅衍俊盖暹等人,并补授为郎。惟窦氏从此益衰,夏阳侯窦瓌,就国后虽得幸存,终因借贷给贫人,导致遭受朝廷谴责,徙封罗侯,不得役属吏士。贵盛时,受人财货贿赂,尚且无罪;衰落时出资货人,反而却触犯朝章,世态炎凉,即此可见。及梁棠兄弟,奉诏返回京都,路过长沙,与罗县相距甚近,竟顺道前往胁迫窦瑰,逼令自杀。
汉和帝刘肇方加恩诸舅,不复查问。可见得天道无常,一反一复,荣耀时不知谦抑,总难免家破身亡,贻讥后世呢!当头棒喝。
且说汉和帝刘肇春秋日盛,尚未立后。后宫里面已选入数人,入宫最早,承宠最隆,要算是前执金吾阴识的曾孙女儿。阴识为光烈皇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之兄。世为帝戚。阴女年少聪慧,知书识字,面貌亦秀丽动人,因此亦选入掖庭,即邀得恩宠,受封为贵人,永元八年,被立为皇后。
偏又有一位世家闺秀,相继充选,门阀不亚于阴家,姿色且逾阴后,遂令施旦争妍,(施旦即西施郑旦。)尹邢斗艳,(尹邢两婕妤,皆汉武帝时的宫妃,)。正宫不免摇动,终落得桃僵李代,燕去鸿来。是女为谁?乃是故护羌校尉邓训之女,前太傅高密侯邓禹之孙女。
其母阴氏,乃是光烈皇后的侄女,名邓绥。建初六年(81年),邓绥出生于上谷郡宁城县护乌桓校尉府。
建初八年(83年),邓绥两岁,当时舞阴长公主的儿子梁扈获罪,邓绥的父亲邓训被指控私下与梁扈通书信,因而被革职归乡,邓绥随父亲回到南阳郡新野县。
邓绥五岁,太傅夫人(邓禹之妻,邓绥祖母)很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太傅夫人年纪太大,眼睛不大好,剪发的时候,误伤了邓绥的前额,邓绥忍痛不吭声。左右人看到这个情形,感觉奇怪,于是就问邓绥,邓绥回答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头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
五岁弱女,能体贴老人心意,确实是非常难得。左右之人俱为叹羡。
邓绥六岁能读史书,能作篆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每当她的哥哥们读起经传,邓绥就虚心向他们提问。她的志向在于读书,而不问居家之事。她的母亲经常批评她,说:“你不习女工以供服饰之用,却一心向学,难道你要当博士吗?”邓绥难违母亲的训诫,于是白天缝纫衣物,晚上就私买蜡烛诵读经典,宗族内外都称她为“诸生”。
邓绥的父亲邓训对她感到很惊奇,于是遇到各种事务,无论大小,都和邓绥详细商议。然而邓训的儿子们进见他的时候,邓训却都不给他们赐坐席。邓训的弟弟邓邠问他:“你平生不和儿子们说话,难道是老糊涂了吗?”
邓训回答说:“我没有老糊涂,我这女儿虽然年纪小,但是我的儿子中没有能比得过她的,她必定会有益于我家。”
永元四年(92年),当阴后入选掖庭的时候,邓绥也被选入宫,出发前其父邓训逝世,邓绥便停留在家为父服丧,昼夜哭泣,终三年不食盐菜。导致面容憔悴,几乎到了人不相识的程度,人人又共称为孝女。
邓绥曾经梦见伸手摸到了天,浩浩荡荡,一色碧青,好像有钟乳一样的东西,她便抬起头吮吸吞饮。梦醒之后,邓绥也是感到奇怪,于是召来解梦的巫师询问。解梦的人回答说:“尧曾梦见攀天而上,商汤梦见天而舔天,这都是圣王成事之前的征兆,吉不可言。”后来又有看相的人见了邓绥,诧异地说:“她的骨相和商汤一样,多奇多贵。可惜是个女身,不过将来成就是贵不可言。”家里的人听了,都暗暗高兴,而不敢声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女史学家班昭正在洛阳南宫东观藏书阁续写《汉书》,此时的邓绥仍然只是家人子的身份,她便跟随班昭,学习经书,兼及天文、算数。邓绥还博览五经传记、百家图谶、风雨占候,以及《老子》《孟子》《礼记·月令》《法言》等书,而从不看浮华无用之书。
太傅邓禹在世时,常自叹道:“我统兵百万未尝妄杀一人,后世必有兴旺的子孙。”邓禹侄子邓陔,也说兄长邓训为谒者时,修石臼河,岁活数千人,天道有知,家必蒙福。及其女儿年十六,丧服早阕,衣食如常,竟出落得丰容盛鬋,广额修眉,如此方为福相。邓绥身长七尺二寸,肌肤莹洁,好似玉山上人。宫中复将她选入,大小粉黛,俱相对无颜。汉和帝年将及冠,正是好色华龄,一经瞧着,怎肯放过?当晚即挈入寝室,共谐一成好梦。一宵恩爱,似漆投胶,越日,即册为贵人。
好在这邓贵人承宠不骄,邓绥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奉侍孝和阴皇后日夜战战兢兢。与同列的妃嫔应接慰藉,常常克己体下,即使是宫人仆役,都加恩施惠,汉和帝深深地嘉许她的行为。因此阖宫悦服,誉满一时。
后来邓绥患病,汉和帝刘肇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邓绥对汉和帝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若让外戚久留宫禁,会让陛下背负偏袒私幸的讥讽,也会让贱妾遭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确实不是臣妾愿意看到的。”
汉和帝刘肇听了邓贵人所言,感慨地说:“别人都以经常能到禁宫走动为光荣,而你却反以为忧虑,深深地自我抑制、宁愿吃亏,真是难能可贵而为人们所做不到的啊!”
每有宴会,众妃嫔贵人们争着打扮修饰,发簪和耳饰光彩夺目,袿裳鲜艳明丽,而邓绥却穿一身素,没有修饰,朴实无华。她的衣服有与阴皇后同颜色的,就立即脱下并换上其他服装。
阴皇后的身高比较低,举止时有失仪,旁边的侍从都捂嘴嬉笑,而只有邓绥却表现得很悲伤,帮助阴皇后遮掩,就好像是自己的过失一样。从此每当邓绥与阴皇后共同觐见汉和帝的时候,邓绥便会弯下腰行走。
汉和帝刘肇每次询问后妃们对政事的见解,贵人邓绥都会谦逊退让,让阴皇后先进言。阴皇后的回答对汉和帝刘肇没有帮助和收获时,邓绥这才不得已回答汉和帝的问题。
汉和帝了解邓绥用心良苦而曲体人情,感叹地说:“修身进德之费心劳力,竟是这样的艰难吗?”后来汉和帝对阴皇后日渐疏远,每当邓绥被召,往往称疾不应。
既而阴皇后没有生育,邓贵人得宠亦未得怀孕,后宫之中得皇帝临幸的女子虽然偶尔也会有人生产,但是生下来的孩子大都不久就会夭折。当时汉和帝多次失去皇子,邓绥担心继嗣不广,常垂泪叹息,为此多次挑选才人(东汉时期皇帝配偶的代称)侍奉汉和帝,以应皇帝之爱心并企望能获得子嗣。
永元十二年(100年)六月,汉和帝刘肇宠爱邓绥,暗中已经有了废阴皇后的心意,因此对阴皇后比较疏远,阴皇后十分怨恨。
永元十三年(101年)八月己亥,北宫盛馔门阁发生火灾,汉和帝进一步坚定了废黜阴皇后的决心。
独阴皇后相形见绌,妒恨日深。阴皇后向来阴狠善妒,想方设法陷害邓绥。
而邓绥贤德的声誉却一天比一天高涨,阴皇后的外祖母邓朱,出入宫掖,阴皇后常密与计议,拟令巫祝咒死邓贵人。
最终无计可施,就暗造祝诅,求鬼神加害于邓绥。后来汉和帝病危,阴皇后暗中说道:“我得意”,并扬言要杀尽邓氏全族,绝不让邓氏再有一个活口留存于世。”
阴皇后的外祖母亦曾姓邓,且邓贵人由阴氏所出,彼此也是亲戚情谊相关,岂无香火情?乃存心如此,这妇人为何如此阴狠?偏宫人多得邓贵人厚惠,竟将密语传告邓贵人。
邓绥听说了这个事情后,对左右人流泪涕泣说:“我竭尽诚心侍奉皇后,却不得上天庇佑,反而获罪于天。妇人虽无从死之义,然武王有疾,周公以身为武王请命;楚昭王病,越姬实现昔日心誓,自杀从死。我惟有一死,上以报皇上的恩宠,中以解除我邓氏宗族的灾祸,下不让阴皇后有人彘之讥。”
说罢,贵人邓绥立即要饮药自杀,宫人赵玉坚决进行阻止,并谎称刚才有使者过来,说皇帝的病已经好了。邓绥信以为真,便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第二天,汉和帝的病果然就好了。
渐渐后宫里的人就把阴后密言,传入汉和帝耳中,于是阴后愈为汉和帝所憎恨。眼见得长秋宫中,要让与她人做主了!汉称中宫,为长秋宫。有诗叹道:
螽斯麟趾尽呈祥,樛木怀仁百世芳;
试看桐宫终饮恨,何如大度示包荒!
阴后废居桐宫,详见下回。
毕竟阴后被废与否,待至下回再详。
喜欢。
第556章 送番母遭噬,得邓女入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