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6章 启育(三)[2/2页]

拯救学渣 困困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稚嫩的小手敬了个不标准的礼,逗得李娟笑出了声。
     在学习“诚实守信有担当”这一条时,小明突然抢着说:“妈妈,我知道这个!上次我打碎了爷爷的茶杯,主动承认后爷爷没有骂我,还说我是诚实的孩子。”李娟惊喜地摸摸儿子的头:“对呀,宝贝真聪明,诚实守信就是做错事不撒谎,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就像你答应每天自己收拾玩具一样,说到就要做到哦。”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中,原本抽象的规则条文渐渐变得具体可感。
     这样温馨的学习场景正在全省各地的家庭中同步上演。在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小花和奶奶一起用老人机播放语音版守则;在双职工家庭,爸爸利用周末带女儿在公园边玩边学习“爱护花草树木”的规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教师录制的民族语言解说音频让少数民族家长也能轻松参与……据省教育厅的后台数据统计,“启育第一课”配套资源的下载量一周内就突破了五十万次,家长学校平台的互动留言超过三万条,充分体现了家庭对规则教育的重视。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一些实际问题也逐渐显现。教育部门通过家长问卷和基层反馈发现,约有三成家长因工作繁忙难以保证固定的共学时间,部分家长将学习任务简单交给老人代劳;还有些家长自身对守则内容理解不深,在解读“尊敬师长”时片面强调“绝对服从”,在讲解“热爱劳动”时忽视了安全引导等细节。更有少数家长存在功利心态,将学习守则视为“任务打卡”,缺乏与孩子的有效互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针对这些情况,博源迅速组织各地教育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他协调省内知名师范院校的儿童教育专家,开设了“启育家长课堂”线上直播系列课程,每周三晚七点准时开播。第一堂《如何用游戏化方式教孩子懂规矩》就吸引了超过十万家长观看,专家在直播中演示了用角色扮演理解“遵守纪律”、用情景问答学习“团结同学”的具体方法,还在线解答了“孩子抵触学习怎么办”“工作忙如何高效陪伴”等家长关心的问题。同时,各地教育部门指导社区建立了“启育学习互助群”,鼓励家长分享家庭共学的创意做法:有的家长将守则改编成儿歌,有的制作了积分奖励卡片,有的组织邻里孩子开展规则游戏比赛,这些实用经验通过微信群快速传播,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氛围。
     随着入学时间日益临近,“启育第一课”进入到报名前的检测考查阶段。与传统意义上的纸笔考试不同,这次检测采用趣味互动、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学习成果。省城实验小学的报名现场被精心布置成多个主题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两名经验丰富的低年级教师作为检测员,他们胸前佩戴着卡通徽章,脸上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
     在“课堂情景模拟区”,摆放着整齐的小课桌和卡通造型的小椅子,墙上贴着“发言请举手”“安静听讲”的提示贴画。七岁的小红背着粉色书包走进来,按照检测老师的指引坐在椅子上。当“老师”拿起绘本讲故事时,她立刻挺直小身板,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当问到“故事里的小兔子做对了吗”时,她高高举起右手,得到允许后清晰地回答:“小兔子不应该撒谎,要像守则里说的那样诚实守信。”检测老师满意地在记录表上画了颗五角星,奖励给她一枚“守规则小标兵”的贴纸。
    喜欢。
  

第316章 启育(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