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5章 专项督导(三)[2/2页]

拯救学渣 困困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终,她交出了一份记录着多年来学校财务黑账的U盘,里面不仅有贫困生补助的挪用明细,还有周振国与各方利益输送的关键证据。
     手握铁证的博源,在省厅高层的支持下,联合纪检、公安等部门,对周振国等人展开收网行动。当执法人员冲进周振国的别墅时,他正对着密室里的保险柜发呆,保险柜里的财物还没来得及转移。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周振国等人不得不低头认罪,整个利益集团终于土崩瓦解。
     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过后,博源并没有停歇。他推动建立了更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监督机制,将模拟系统的部分功能融入到日常监管中,让教育公平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那些曾经被掩盖的真相,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还给了教育界一片清朗的天空。
     随着周振国等人的落网,这场教育领域的腐败风暴看似平息,但博源敏锐地察觉到,更深层的危机正在酝酿。在对涉案人员的审讯中,他发现一个频繁出现的神秘代号——“园丁计划”,据交代,这是一个由校外培训机构、教育咨询公司与部分在职教师组成的地下联盟,专门为权贵家庭提供“私人定制”升学服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某天深夜,博源在整理案件资料时,突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打开后,只有一段模糊的监控视频:画面中,一辆黑色商务车驶入郊外废弃工厂,几个戴着兜帽的人正在搬运印着“XX教育集团”字样的纸箱。凭借模拟洞察术的直觉,博源断定这与“园丁计划”有关。
     第二天,博源以教育调研为由,来到视频中出现的教育集团总部。刚踏入大厅,模拟洞察术便发出微弱的警示。他佯装参观,实则利用模拟网络术侵入集团内部系统,很快发现惊人线索——集团数据库里存有数千份“特殊学生档案”,详细记录着学生家庭背景、成绩短板,以及针对每个孩子设计的“升学补救方案”。
     正当博源准备深入调查时,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拦住了他。“博组长对我们的业务很感兴趣?”男人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自称是集团副总裁刘德铭。刘德铭邀请博源进入会议室,茶桌上早已摆好精致的礼品盒,打开竟是一张价值百万的银行卡。“教育改革需要各方合作,博组长不如睁只眼闭只眼?”
     博源冷笑着拒绝:“教育不是交易的筹码。”然而,他刚离开集团,手机就收到了一段女儿在放学路上的实时监控画面,威胁信息随之而来:“有些事,别查得太透。”
     面对威胁,博源反而加快了行动。他通过模拟场景功能,对“园丁计划”进行推演:如果放任这个地下联盟,未来三年内,全省重点中学的自主招生名额将被权贵垄断,寒门学子将彻底失去上升通道;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在研发“记忆植入”技术,试图通过篡改学生竞赛经历、学术成果等资料,制造虚假“学霸”。
     为了获取关键证据,博源决定冒险潜入郊外工厂。凭借模拟体艺术,他避开安保系统,在仓库深处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数十台高端打印机正在批量伪造各类获奖证书,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各地学校的教师名单,标注着不同的“合作等级”。
     就在博源收集证据时,警报突然响起。刘德铭带着一群打手包围了他:“博源,你太不识时务了。”千钧一发之际,博源启动了模拟场景中的“紧急求援”功能,提前设定好的定位信息与证据备份,自动发送给了省厅和纪检部门。
     激烈的对峙中,博源利用模拟击技术与对方展开搏斗。关键时刻,警笛声由远及近——原来,省厅早已暗中关注到博源的调查,安排了支援力量。刘德铭等人被当场抓获,“园丁计划”的核心成员也在后续行动中全部落网。
    喜欢。
  

第265章 专项督导(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