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鞑子,坐拥辽东的黑土地却未能开发,连松花江也不修水利,如此肥沃的土地,竟让自己沦落为渔猎民族,着实浪费了那片黑土地。
     待吴启退出之后,张克望着案上的烛火,眉头微微皱起,忽然有所思索。
     此番遭遇大败之后,朝廷竟毫无表示?难道不打算安抚我吗?
     燕州总督的职位怕是难以恢复了,但连表面功夫都不做,未免太不懂事理了。
     我还等着晋升,我若不晋升,下面的人如何晋升?
     我手中明年起码有二三十几个卫,朝廷此举让我颇为为难。
     “莫要逼我派一队骑兵前往金陵进行武装上访。”
     “侯爷,羊老大人求见。”亲兵三子的通报打断了张克的思绪。
     “羊百里?”张克挑了挑眉。
     这位是他在张家堡时期于路上救下的户部郎中罪官,国家A通,是他招揽北方读书人的一面旗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面旗帜曾为他招揽了不少北方的读书人,虽说主要是秀才、童生,但在北方这片土地上已属不易。
     其子羊溪如今担任着青年团副校长(校长是张克),然而自张克与朝廷的矛盾公开之后,这老头便有意疏远核心圈子,只肯负责土地税务之事。
     羊百里行事认真刻板,不贪图财物,亦不结党营私。
     张克心里明白,若不是得罪了司马藩,大魏无立锥之地,这老头怕是早就南归了。
     眼下也只能暂且任用——毕竟在燕山军的这群秀才、童生之中,羊百里是唯一的进士出身。
     (读书人的传统:民国时期还有人比较八股秀才与策论秀才,进士更是犹如天上之人)
     就连李邦、杜九两位知府见了他,也要规规矩矩地行后辈礼。
     尽管老头在军中仅挂了个无品级的帮办职务,并非张克不肯给予官职,而是他推辞了。
     这老头当年在户部任郎中时,就敢于搜集户部尚书司马藩贪污的黑材料,确实是个硬骨头,这种人头铁起来根本不惧死亡。
     如今虽与自己不够贴心,但好歹待着干活不作妖。
     都怪儒家的那套思想秩序根深蒂固,张克也只能佯装不知,想不通便慢慢思索。
     不然又能如何,难道要杀了他?
     司马藩绝对会给张克送锦旗。
     干大事必须要有胸怀,眼不见心不烦吧,彼此互相将就着吧。
     张克放下笔,说道:“请他进来。”
     门帘掀开,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缓缓步入。
     羊百里年近六旬,腰背却挺得笔直,身着一身朴素的青色长衫,浑身上下唯一的装饰是腰间悬挂的一方古玉。
     他进门后先向张克深深作了一揖,动作标准得如同教科书上的示范。
     “定北侯。”
     羊百里声音沉稳有力,开门见山地说道:“伪燕已被剿灭,东狄北返,为何不乘势收复旧都燕京,立下不世之功?”
     张克示意他坐下,亲自斟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说道:“羊老头,你将近一年未曾主动与我交谈,怎么,憋不住了?
     不在真定府待着,跑到前线来就是为问此事?”
     羊百里接过茶盏却未饮用,目光灼灼地盯着张克,说道:“定北侯向来用兵如神,为何此次如此犹豫不决?
     坐视燕京城被各路叛逆、山匪乃至白莲教荼毒百姓,而在延庆府外徘徊两月却不攻取,是何用意?”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轻微的啪啪声。
     张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已有些微凉,苦涩之感更甚。
     “我怕了。”
     张克放下茶盏,直视羊百里的眼睛,说道:“燕京的局势太过复杂。
     你可曾想过,为何高岳、代山兵败之后,伪帝直接北逃,宇文弘南下,就连多尔衮北返的近十万大军也不敢入城,想一把火烧了燕京都未能成功?只烧了一角。”
     羊百里眉头微微皱起,说道:“老朽不解。”
     他放下茶盏,“我怕入城之日,便是燕山军覆灭之时。”
    喜欢。
  

第372章 入燕京者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