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并非好的时候,大军的家眷皆在辽东。”
“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多耳衮叹了口气。
刚林低下头,未作否认。
此乃显而易见之事实——多尔衮此战所建功业,已直追父汗努尔哈赤,早就稳稳超越了黄台吉本人。
若再攻克金陵,成就灭国之功,东狄内部将无人能够制衡其威望。
多尔衮俯下身将手指深深插入淮河岸边的泥土之中,潮湿的土壤自他指缝间渗出。
他缓缓起身,掌中的中原泥土簌簌落下,恰似他此刻不得不放弃的江南梦想。
“主子……”刚林欲言又止。
“你说的对。”
多尔衮开口,声音沙哑得几近不似自己,“我等犹如这淮河里的浮萍,看似繁茂,却无法在此扎根。”
他们这支孤军即便攻克金陵,也难以守住这千里河山。
将士们的家眷皆在辽东,若再不听号令撕破脸,难保皇太极不会使出卑劣手段。
“惜哉。”
多尔衮轻叹,“回辽东吧。下次再来,必不让人在背后掣肘。”
刚林暗自松了口气。
此番征战,十四贝勒已立下不朽战功。
论年纪,他比皇太极更为年轻;
论军功,他率军直抵淮河灭大魏主力,威震金陵。
如此功绩,封王自是必然的事。
当初出兵之时,谁能料到能一路攻至淮河?
最初东狄出兵之际,多尔衮的目标是夺取齐州到兖州府一线。
按黄台吉的谋划,待徐州府淮河防线将破未破之时,他自会亲率大军南下,将这灭国大功据为己有——如此灭国之伟业,岂肯假手他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尤其是亲兄弟,更是断不可行。
谁料燕山军突然发难,一举歼灭代善、高岳,彻底打乱了所有计划。
大魏朝廷误判形势,调集重兵欲毕其功于一役,誓要剿灭多尔衮所部,斩断东狄一臂。
燕山张克此时却按兵不动,只顾经营燕州收复领土,屯兵延庆府而不涉足燕京这一险地,防备黄台吉入关。
多尔衮最初本欲抽身北返,却被魏军死死困在黄河南岸,几近全军覆没。
绝境之中,他亲自率军反击,围魏救赵,竟将魏军黄河南岸精锐尽数歼灭,仅余残兵退守莱州府。
此战之功,直追先汗努尔哈赤。
如今携此不朽战功班师辽东将势不可挡,是时候回辽东一一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传令下去。”
多尔衮直起身,眼中的犹豫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如辽东雪原般的冷峻,“三日后,大军北返。告知将士们,回家。”
刚林深深一躬,心中却思绪万千。
他深知,这场南征虽已结束,但回去之后,另一场不见血的战争才刚刚开启。
当夜,东狄大营中篝火通明。士兵们听闻要返回辽东,欢呼声此起彼伏。
离家一年,他们带着战利品与荣耀回归故土,此乃最佳结局。
唯有中军大帐内,多尔衮独自伫立在地图前,手指从淮河缓缓移至金陵,再到更南方的广袤土地。
他的眼中燃烧着无法熄灭的野心之火。
“下次……”
他对着空荡荡的帐篷低语,随后猛地合上地图,转身迈向帐外。
夜空中,北斗七星格外明亮,宛如指引他们北归的路标。
喜欢。
第364章 多耳衮饮马淮河不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