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七月暑热渐消之时,张克一直坐镇延庆府。
     持续扩充军队、训练士卒改造降兵与山海关外的黄台吉东狄大军对峙。
     这一日,留守真定府的总军师孙长清紧急来报:井陉关外来了大批朝廷委派的燕州官员,他们从太原府而来,欲借道进入燕州。
     前来的官员数量众多,轮值守关的千户不敢擅自做主,不知如何处理,只得拖延劝退,快马请示张克定夺。
     张克得到消息后,命令韩仙、吴启二将留守延庆府,督办扩军练兵事宜并继续拓宽保定至延庆的官道。
     他并不确定黄台吉能否保持理智,顶着辽东内乱回不去的风险与自己拼死一战,故而自己必须做足准备。
     倘若对方敢来决战,他就用防御和后勤拖垮黄台吉,不打就是拖,拖到辽东上演老艾家传统保留节目“兄友弟恭”。
     他自己则亲率五百亲兵玄甲卫,连夜驰往井陉关处理此事。
     马蹄踏过官道,扬起阵阵黄尘。
     他深知,这些所谓的“朝廷命官”,不过是朝廷用来继续试探他底线的棋子罢了。
     那他就让朝廷看看他的底线。
     晋州—太原府—乐平县
     井陉关外三十里的乐平县,此时已然成为未完全收复燕州的临时新官场。
     七月的蝉鸣扰人心烦,乐平县县令赵德全却无暇擦拭额头的汗水,正对着账册一笔一笔地仔细核对。
     “大人,金陵来的各位大人又索要了二十坛汾酒、五十只活鸡……”
     主簿捧着长长的清单,声音愈发微弱。
     赵德全的手指在算盘上猛地停顿,木珠碰撞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抬头望向窗外——县衙前院里,几个身着崭新官服的官员正指挥着差役搬运刚宰杀的肥羊,那是县里最后一户养羊的农户上缴的“摊派”物资。
     “记上吧。”
     赵德全长叹一声,“再苦一苦百姓……”
     “可百姓已然……”
     “那又能如何?”
     赵德全提高音量,旋即又赶忙压低,“那可是燕州布政使!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县城最大的“聚仙楼”二楼雅间里,燕州布政使张文翰正悠然品茶。
     (已被征用,驿站条件不合官员们心意)
     茶叶是从县令私库里“借”来的上等龙井,水则是特意让人从三十里外的山泉取来的。
     “张大人好雅兴。”
     顺德府知府马德昌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叠文书,“这是下官到任后拟定的施政方略,请大人过目。”
     张文翰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轻轻吹了吹茶沫:“急什么?等进入燕州之后再说。”
     他瞥了一眼窗外忙乱的景象,嘴角泛起一丝贪婪,“倒是这乐平县,比预想中要富庶一些。”
     马德昌会意地笑了笑:“嗯,此地靠近井陉关,来往的商队颇多,即便战时也未曾关闭。”
     张文翰点了点头,并未言语。
     “张大人,这北面的天气,比京城还要炎热三分啊。”
     保定府知府李才殷勤地递上一把象牙骨的折扇,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
     张文翰接过扇子,慢条斯理地展开,扇面上“清正廉洁”四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
     “李知府有所不知,燕州虽气候炎热,却是一块宝地。待朝廷收复全境,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良机啊。”
     他声音虽不大,却让整个雅间里的二十多位官员都竖起了耳朵。
     雅间里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顺德府知府马德昌举起酒杯:“部堂高见!下官敬部堂一杯,日后在燕州,还望大人多多关照提携。”
     张文翰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轻抿一口。
     他眼角余光瞥见坐在下首的燕州按察使周明远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这个凭借司马家关系得以晋升的举人,自从在乐平县汇合后,便处处与他这个进士翰林作对。
     34;周按察使,34;
     张文翰故意提高声音,34;听闻你与右相大人交情匪浅,此次来燕州,想必是右相特意安排?34;
     周明远放下筷子,不急不缓地擦了擦嘴:34;张大人说笑了。下官不过是侥幸得右相赏识,哪比得上张大人十几年来39;勤勤恳恳39;攒下的五万两银子。34;
     他特意在34;勤勤恳恳34;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雅间里的气氛顿时凝固。
     燕州布政使张文翰,这位老翰林出身的礼部郎中,为谋这个外放实缺,几乎动用了半生积攒的人情财富。
     五万两雪花银——是他这十余年来,一笔一笔从科场舞弊、名次更易、祭祀虚报、僧道勒索中抠出来的。
     一份考题二十两,一个进士名次五百两,连官员谥号都能明码标价。
     原本想运作巡抚之位,却被左相叫停,不在燕州任命巡抚,终究不想过分刺激那个盘踞燕州的定北侯张克。
     张文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34;周按察使消息灵通啊。不过为

第360章 捡漏的官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