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比试前,张克指节轻叩案几,盘算着该让赵小白收着点打。
连赢两阵已经够狠——李骁刚才那波操作已经把对面士气干到谷底了。
他转头瞥见赵小白正在系护臂,抬手做了个34;停止34;的手势,然后微微摇头——见好就收。
34;燕山伯这是要给我们留体面?34;身旁的廉山忽然开口,老将军的指腹摩挲着茶盏边缘,34;让那小子放开手脚。34;
张克委婉道:34;令孙刚输一场,若是再...34;
34;若是连校场的白灰印都受不住,34;
廉山打断张克,手边的茶盏在案几上磕出清脆的响,34;不如滚去考科举。34;
抬眼看向远处的廉习武34;这也是为他好……34;
话没说完,但张克已经懂了。
边关将门和京都勋贵不同——在京城,子弟武艺弓马稀松顶多被笑话两句;
但在晋州这种直面东狄西羌和草原的地方,将领若是连比试的失败都承受不住,来日便是千万具枯骨垫在城下。
廉山是在用这场比试,磨炼孙子的心理韧性。
张克点头,对赵小白摆了摆手:34;随意发挥。34;
校场中央被清出五丈方圆的空地,黄土夯实的硬地被踩得发亮。
赵小白与廉习武相对而立,两人装备完全一致:
左手藤牌边缘包着铁皮,右手握着未开刃的腰刀——刀身缠着浸透石灰粉的棉布,每记有效攻击都会留下醒目的白痕。
胜负判定简单粗暴:刀身石灰印击中对手要害(颈、胸、持盾手腕)满3次;
盾牌成功将对手推倒或逼出界;
或者击落对手兵器。
不同于第一场的三对三混战,这场短兵相拼的是胆气、技艺,还有谁先沉不住气。
战场上,长枪大戟往往在高强度厮杀中折断,而全铁打造的枪杆又太过笨重,挥舞起来迟缓僵硬,招式死板,真正的高手很少用。
就像赵小白的亮银龙枪,白蜡木枪杆柔韧至极,弯折三十度仍能瞬间弹直。
冷兵器时代的长杆武器设计,始终遵循着在最小重量下实现最大有效杀伤的原则,而非追求绝对强度。
而刀盾,是保命的真本事。
主武器折断、落马坠地时,靠的就是这一手刀盾功夫活命。
刀盾练好了,单刀双刀自然不在话下——技法相通,但刀盾更难,因为盾比刀沉,左右平衡更难掌控。
廉习武的呼吸有些急促,铁网面甲下的咬肌绷紧。
枪法上没能和对方一较高下,但短兵相接,他仍有胜算。
更何况现在五局两负,晋州军急需一场胜利提振士气。
对面的赵小白却依旧气定神闲,呼吸绵长,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廉国忠眉头一皱,独臂拍在儿子肩上:“放松,别抖,只是比试,你太僵硬了。”
廉习武这才惊觉自己浑身紧绷。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状态,目光扫过场边——晋州军将士沉默如铁,再没了前两场的呐喊助威,只剩下压抑的寂静。
34;开始!34;
随着廉国忠沙哑的喝令,廉习武率先抢攻。
木刀在赵小白的盾牌上沿虚点两下,试探意味明显。
赵小白稳守不动,藤牌始终护住中线,像块磐石般纹丝不动。
34;唰!34;
廉习武突然变招,木刀贴着盾缘下滑,直取对方持盾手腕。
这一记34;毒蛇钻心34;又快又狠,眼看就要得手——
34;啪!34;
赵小白盾牌突然下沉,边缘铁箍精准格开木刀。
第188章 心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