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刚峰又抿了口茶,依旧觉得不如大麦茶够味。
     “他死有余辜。”
     声音冷硬如铁,“楚州三年,冤案堆积如山,他却视若无睹。朝廷要的不是这种对上谄媚、对下放纵的官。”
     张白圭讥诮一笑:“是啊,老师说过,若朝中多十个你这样的‘笔架先生,官场风气早就清了。”
     他语气轻飘飘的,却暗藏锋芒,“可惜啊,满朝文武,就你一个‘铁面判官,外加一个还在丁忧的大理寺卿狄怀英。”
     “我只求问心无愧!”刚峰霍然起身,茶盏翻倒,褐色的茶汤在案上蜿蜒如蛇。
     窗外,秦淮河上第一盏花灯亮起,昏黄的光映在刚峰棱角分明的侧脸上。
     张白圭望着他,忽然想起十年前,他们同在刑部任职时,刚峰为了一桩“微不足道”的勋贵驾马撞死孩童的命案,彻夜翻查卷宗的背影。
     十年过去,朝堂风云变幻,人心浮沉,唯有这个“笔架先生”,依旧如铁如山。
     “茶凉了。”张白圭轻声道,“换一壶?”
     刚峰摇头:“不必。”他整了整官袍,“明日还有案卷要审。”
     脚步声渐远,张白圭独自坐在雅间,望着河上渐次亮起的灯火。
     小二轻手轻脚进来换茶,被他抬手挥退。
     官袍下的手指微微发颤。
     他想起诸葛明十年前对刚峰的评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峰这样的人,是插在腐肉里的刀——拔出来见血,插进去化脓。”
     茶已冷透,心却难平。
     ————
     北镇抚司诏狱最深处,潮湿的霉味混着血腥气。
     油灯在铁栅上投下晃动的黑影,像只不安的困兽。
     陆兵膝盖砸在青砖上,双手接过那道明黄绢帛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34;臣,领旨谢恩!34;
     东厂提督黄景的皂靴停在眼前,蟒纹曳撒的下摆扫过草屑。
     34;陆佥事,皇恩浩荡啊。34;
     尖细的嗓音在石壁间碰撞,34;燕山卫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没亏待你吧?34;
     圣旨边缘的金线刺着掌心。
     同品级,权力却是天渊之别——昔日的天子亲军统领,如今成了边镇三把手。
     34;陛下有口谕。34;
     黄景突然俯身,指甲刮过陆兵肩头的囚衣,34;张克是头喂不饱的狼,你可得......34;喉结滑动的声音清晰可闻,34;把他拴牢了。34;
     34;那个叫赵小白的。34;
     太监的吐息喷在耳畔,34;能撂倒武状元的主儿,务必......34;后半句化作一声轻笑。
     34;臣万死不辞!34;
     陆兵额头抵地时,泪水砸在砖缝里。
     这几个月,他听着更漏数日子,就等秋后问斩。
     若不是黄景34;追回34;了部分饷银......
     铁门吱呀作响时,黄景忽然驻足:34;前头那个小相爷派的监军罗隆闻,蠢得挂相。34;
     蟒纹在灯下泛着冷光,34;你可别让陛下失望。34;
     当最后一丝光亮被铁门吞没,陆兵盯着灯焰笑了。
     火苗在他眼底跳动,映出诏狱墙上未干的血迹。
     三更的梆子声隐约传来。
     三品武官的虎补服,远远比不上锦衣卫的飞鱼服。
     但至少,他还能活着走出这座诏狱。
     活着,就有翻盘的机会。
     命运像个恶劣的戏子——
     当初联手晋州官员给他扣黑锅的,正是这位34;救命恩人34;黄景;
     而真正劫走饷银的,恰是他即将效命的燕山伯。
    喜欢。
  

第176章 刚峰也会徇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