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1章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十八)--百万年重建[2/2页]

我眼中的宇宙世界 金中水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米云形成孔子、爱因斯坦、屠呦呦等智者的虚影,
     用多语言诵读《周易》卦象与量子力学公式。
     伊甸园模型与太空城蓝图在空气中碰撞重组,
     AI声音响起:34;可持续文明协议已解锁,
     建议优先重建大气电解站与垂直农场。34;
     重建的抉择
     工程师(指向量子模型):
     “我们应该先重启能源,用核聚变——”
     生态学家(举起一株新芽):
     “不,先让土地记住生命的节奏。”
     苏醒者(将两人的手叠在一起):
     “让机器为种子让路,但让种子教会机器温柔。”
     信息库AI:
     34;你们曾用350亿棵树修复黄土高原,现在需要更激进的生命设计
     ——这些蕨类植物的叶绿体整合了太阳能芯片,
     它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在净化大气层。34;
     苏醒者A:
     34;可这样还算人类文明吗?我们连小麦都要重新编码...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冲突刻画:
     首批苏醒者在修复黄河三角洲时遭遇基因突变蝗群
     (暗喻科技滥用后果),
     必须同时调用大禹治水舆图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某个雨夜,年轻工程师砸碎量子计算机怒吼:
     34;我们究竟在重建文明,还是在制造新寄生虫?34;
     转折时刻:
     孩子们用3D打印机制作太阳能蝴蝶,翅膀图案复现三星堆青铜神树。
     老科学家含泪:34;看!这才是文明
     ——用斯坦顿的幽默对抗末日,用刘慈欣的想象力缝合伤口!34;
     少女:
     34;当敦煌画师用矿物颜料描绘极乐世界时,
     当马斯克用火箭运送银杏种子库时,
     人类早就在用每个时代的技术重构39;自然39;。
     现在的区别是——34;
     她将手伸入发光的菌丝网络,
     34;我们终于学会谦卑地成为生态系统的细胞而非主宰。34;
     重建成果:
     五年后,青藏高原出现由透明石墨烯包裹的生态穹顶,
     内部复刻《诗经》中的34;蒹葭苍苍34;,外部风暴墙显示着实时碳足迹数据。
     流浪机器人瓦力的后代正在教人类种植太空杂交稻。
     文明宣言:苏醒者在泰山之巅竖起双碑:
     左碑刻34;感谢你,第一个抬头看星的古猿34;;
     右碑留白,只投影一句话:34;本次文明存活天数:。。。
     倒计时已重置。34;
     十年后的黎明,他站在重新泛波的太湖岸边。
     转基因萤火虫群组成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悬浮空中,
     下方是碳纤维材质的仿古拱桥。
     穿着生物纤维汉服的工程师与光合作用的机器人并肩工作,
     将太阳能板雕琢成青瓷莲花形态。
     远处,生态舱内传来婴儿啼哭
     ——这是首个完全由再生资源孕育的新生儿。
     (新生儿父亲将芯片项链戴在婴儿颈间)
     34;这里面存着二十四节气算法和玛雅雨林数据库,
     等你长大时——34;
     (婴儿突然抓住他的手指,全息屏自动播放《西游记》动画片)
     34;看,她在笑!她认得出希望的模样。34;
     镜头从新建的生态穹顶拉远,
     可见苏醒者们正在用碳纤维与活体珊瑚建造海上城市。
     信息库投射出《千里江山图》的全息卷轴,
     而新文明正用生物发光颜料在星空中续写画卷
     ——这既是对旧文明的悼亡书,也是新纪元的创世纪。
     东方大地上亮起零星灯火,仿生鸟群衔着树种飞向远山。
     信息库的穹顶与星空融为一体,仿佛文明的火种从未熄灭,
     只是换了一种语言诉说。
     经过长达百万年的地球重建,地球面貌又恢复到水陆相间蓝色星球,
     且如今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中级文明时代。
    喜欢。
  

第611章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十八)--百万年重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