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思源稍稍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然后缓缓说道:“这次江南之战,说到底是我们族群内部的一场内战”。
     “所以,在战斗中,尽量避免造成过多的杀戮,对于那些可以俘虏的敌人,就尽量俘虏他们”。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笑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因为新江南的建设,还需要他们的力量”。
     秦思源的这番话,让武官们先是一愣,随后便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其实也是夏军长久以来所秉持的一个传统。
     在战场上,夏军通常不会过度地杀戮敌人,除非得到军部明确的指令,否则他们更倾向于将敌人活捉,而非直接将其置于死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俘虏会得到优待。
     恰恰相反,他们所面临的命运往往十分凄惨。根据秦思源的规定,这些俘虏至少都要被判处一到三年的苦役。
     而且,由于苦役环境的恶劣和劳动强度的巨大,许多俘虏都难以坚持到三年期满,最终在苦役中丧命。
     在这一点上,秦思源一点都不圣母,他坚信,无论这些人与自己作对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是敌人。
     如果对敌人过于仁慈,那就是对自己人的不负责任,毕竟,战争本就是残酷的,对敌人的仁慈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秦思源并没有过多地长篇大论,只是简单地鼓舞了一下士气,便结束了这次战前动员。
     一众武官飞快的赶回自己的营地开始战前准备,所谓的江南联军虽然是群垃圾,但是该做的准备必须做好。
     次日,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晨雾还未散尽,夏军大营已经活了过来。
     铁甲碰撞声、马蹄踏地声、兵器出鞘声交织成一片。
     没有喧哗,没有混乱,六万余大军如同精密的机械般运转着。
     伙夫们早已熄灭了炊烟,辎重兵将最后一批箭矢装车,骑兵们默默检查着马具上的每一根皮带。
     秦思源站在三丈高的点将台上,他今天身穿黑色军服、身姿笔挺,腰挂军工厂特意给他打造的长剑,显得非常威武。
     34;夏王旗——起!34;。
     九丈高的旗杆上,黑底金纹的王旗突然展开,旗面上狰狞的白虎仿佛要破空而出。
     旗角缀着的三十六枚铜铃同时震颤,清越的铃声竟压过了万千兵甲的喧嚣。
     最先开拔的是左右两翼的丙种军团,四万穿着新型铠甲的步兵如潮水般分流,他们以连为单位排成阵型前进。
     昨日已经把战术安排妥当,这四万人会分成两部分前进,直接穿插到江南联军的后面。
     然后等中军正面击溃江南联军后,这四万人就负责合围,争取尽可能多的抓捕俘虏。
     34;大夏!34;,不知哪个武官突然率先吼了一声。
     34;大夏!34;。
     “大夏”。
     “大夏”。
     四万人同时应和,声浪震得旗杆上的铜铃嗡嗡作响。
     前排士兵突然用刀背敲击盾牌,金属撞击声如同惊雷滚过大地,这是夏军特有的出征礼——以敌颅为祭,以鲜血为酒。
     中军阵前,一万禁卫军静立如林,这些从尸山血海

第989章 开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