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说完,收拾好东西慢慢下山。
回到家已是下午两点。院子里飘着炖肉的香味,三个孩子坐在客厅的地毯上看动画片,见到爸爸回来,林云松第一个跑过来抱住他的腿。
“爸爸,你去哪儿了?”孩子仰着小脸问道,黑亮的眼睛里满是好奇。
林小华弯腰抱起儿子:“爸爸去看望太爷爷太奶奶了。你们今天乖不乖?”
“乖!”林云松用力点头,“我帮奶奶剥蒜了,还哄妹妹们睡觉。”
陈雪儿从厨房探出头来:“这孩子今天可懂事了,简直像个小大人。”
林小华笑着捏捏儿子的脸蛋,又去看双胞胎女儿。林宛月和林宛茹正专注地看着电视里的卡通人物,见到爸爸来了,立刻张开小手要抱抱。他只好一手一个把两个小丫头抱起来,她们立刻像两只小考拉一样挂在他身上。
厨房里,母亲吴秀兰和妻子陈雪儿正在准备年夜饭。灶台上炖着红烧肉,锅里炸着鱼,案板上摆着刚包好的饺子。父亲林建军在门口贴春联,红纸黑字的“福”字倒贴在门上,取“福到”之意。
“小华,来帮我看看贴得正不正。”林建军招呼道。
林小华放下孩子们,走过去帮父亲调整春联的位置。邻居家也热闹起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来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傍晚六点,天色渐暗。吴秀兰和陈雪儿终于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准备妥当——红烧鲤鱼、腊味合蒸、白切鸡、梅菜扣肉、清蒸螃蟹、四喜丸子……整整十八道菜摆满了大圆桌,象征着来年“十全十美”“发财就手”。
“放鞭炮了!”林小华拿着那挂一万响的大地红走到门外。三个孩子趴在窗户上兴奋地看着,陈雪儿捂着林宛茹的耳朵,怕她吓着。
鞭炮声震耳欲聋,红色的纸屑在门前飞舞,硝烟味混合着饭菜香,构成了最浓郁的年味。放完鞭炮,林小华回到屋里,从柜子里取出一瓶珍藏的茅台酒。
“今天过年,咱们喝点好的。”他笑着打开瓶盖,醇厚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
陈雪儿和吴秀兰平时不喝酒,今天也破例要尝一点。林小华给她们各倒了一小杯,三个孩子则抱着自己的牛奶杯,眼巴巴地看着大人们。
“来,先干一杯,祝我们全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林小华举起酒杯。
大家刚碰杯喝了一口,三个小家伙就坐不住了。林云松第一个跳下椅子,跑到爸爸身边:“爸爸,压岁钱!”
“对对,压岁钱!”两个妹妹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围过来。
林小华早有准备,从钱包里掏出三张崭新的百元钞票。他先递给林云松,没想到儿子却摇摇头:“先给妹妹们吧,我是哥哥。”
陈雪儿惊讶地看着儿子:“哎呀,我们云松这么懂事了?”
林小华心头一热,蹲下身把三个孩子都搂进怀里:“好,那就先给妹妹。”他依次把压岁钱塞进两个女儿的小口袋里,最后才给儿子,“云松真棒,知道照顾妹妹了。”
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门外传来脚步声。二叔林建国和小叔林建华提着礼物走了进来。
“过年好啊!”二叔洪亮的声音充满喜庆,“我们来蹭年夜饭了!”
“快坐下!”林建军连忙起身相迎,“正好小华开了瓶茅台,一起喝点。”
林小华见酒瓶已经空了一半,起身道:“我再开一瓶,今天咱们喝个痛快。”
他从柜子里拿出另一瓶茅台,二叔眼睛一亮:“茅台啊!我还没喝过呢,今天可要好好尝尝。”
小叔林建华拍拍林小华的肩膀:“小华的那个副县长了,咱们林家出人才啊!”
林小华谦虚地笑笑:“都是组织培养,我还有很多不足。”
大家重新落座,酒杯再次斟满。这时,邻居家的鞭炮声也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透过窗户能看到夜空中偶尔炸开的烟花。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欢快的歌舞声为这顿团圆饭增添了更多喜庆。
“来,再干一杯!”林小华举起酒杯,“祝我们全家新年万事如意,也祝西江镇越来越红火!”
“干杯!”所有人的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三个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也把自己的牛奶杯凑过来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林云松趁机又夹了一块红烧肉,塞得小嘴鼓鼓的,像只贪吃的小仓鼠。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酒过三巡,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话也多了起来。二叔讲着他在外打工的见闻,小叔说着村里今年的变化,林建军则回忆着林小华小时候的趣事。三个孩子在大人中间穿梭玩闹,时不时引发一阵欢笑。
林小华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无限的满足。无论官职多高,工作多忙,这一刻的团圆与温馨才是最珍贵的。窗外,零星的烟花还在绽放,照亮了西江镇的夜空;屋内,欢声笑语不断,浓浓的年味弥漫在每个角落。
这就是家的味道,这就是过年的意义。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四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