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着几朵小巧的珍珠花。
“该出门了。”林小华看了看手表,对刘晓峰说。
吴秀兰按照习俗不能送女儿出门。她的嘴唇颤抖着,紧紧抓住林小珊的手:“到了那边……记得打电话……”
“妈,四个小时就到了,晚上咱们还能视频呢。”林小珊抱了抱母亲,感觉她的身体在微微发抖。
刘晓峰弯下腰,一把将林小珊抱了起来。林小珊惊呼一声,搂住他的脖子,婚纱的裙摆像一朵盛开的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爸,妈,我们走了。”刘晓峰郑重地说,然后大步走向停在门外的婚车。
吴秀兰追到门口,看着女儿被抱进装饰着鲜花和彩带的轿车。鞭炮声响起,车队缓缓启动。她扶着门框,眼泪终于决堤而下。
陈雪儿默默站在婆婆身后,递上一块干净的手帕:“妈,进屋吧,外面冷,再说您也没吃东西,我们一起吃一点吧。”
婚车平稳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林小珊靠在刘晓峰肩上,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
“是不是有一点紧张呢?”刘晓峰轻声问。
林小珊摇摇头,又点点头:“就是觉得……有点不真实。”她摸了摸手腕上的金镯子,那是母亲今早悄悄给她戴上的一个传家宝。
下午三点,车队准时抵达刘晓峰的老家刘家村。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孩子们追着车队跑,喊着“新娘子来啦”。
刘家老宅张灯结彩,院中央摆着香案。刘晓峰的父亲刘正才和母亲董明香穿着喜庆的红色旗袍,正在招呼客人。看见车队进来,她赶紧迎上前。
“可算到了!”董明香站在门口,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路上还顺利吗?”
林小珊刚被刘晓峰抱下下车,就被一群妇女围住,有人往她手里塞红枣,有人往她头上撒花瓣。她被簇拥着来到香案前,和刘晓峰并肩而立。
“吉时已到,新人拜天地!”司仪高声喊道。
在众人的见证下,林小珊和刘晓峰完成了传统的三拜仪式。当她弯腰拜下去时,听见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喜宴摆了二十多桌,林小珊换了身红色旗袍,跟着刘晓峰一桌一桌敬酒。虽然杯子里装的是茶水,但几轮下来,她的脸颊还是泛起了红晕。
“小珊,”刘晓峰的二叔刘正德举着酒杯,笑得见牙不见眼,“以后晓峰要是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替你教训他!”
“谢谢二叔。”林小珊抿嘴一笑,偷偷掐了下刘晓峰的胳膊,换来他夸张的龇牙咧嘴。
夜幕降临,宾客渐渐散去。新房内,林小珊坐在铺着大红被褥的床上,终于松了一口气。刘晓峰蹲下身帮她脱下高跟鞋,轻轻按摩她酸痛的脚踝。
“今天一定很累吧?”他问。
林小珊摇摇头,环顾这个陌生的房间:墙上贴着喜字,梳妆台上摆着成双成对的洗漱用品,窗台上放着一盆盛开的红掌——那是她最喜欢的植物。
“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家了?”她轻声问。
刘晓峰站起身,将她搂入怀中:“是我们的家。”
三天后,按照西城县的习俗,新人要回门。林小珊穿了一件粉色的羽绒服,显得格外娇俏。刘晓峰开着车,一路上不停地和林小珊说着工作上开心的事情。
此时的林小华家的饭店里,陈雪儿早已准备好了一大桌菜。林小丽和张建祥也带着公公张开云来了,三个家庭十几口人热热闹闹地挤在客厅里。
“来,举杯!”林建军作为长辈站起身,声音洪亮,“今天三家的孩子们都在,我们三家现在是一家人了!”
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林小华看着满桌的笑脸,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妹妹出嫁那天母亲躲在杂物间哭泣的样子,想起自己受处分时家人的支持,想起小时候三兄妹在这院子里追逐打闹的时光……
“哥,发什么呆呢?”林小珊夹了块排骨放在他碗里,“雪儿姐做的红烧肉可好吃了,快尝尝!”
林小华回过神来,发现妻子正温柔地看着自己。他举起酒杯:“来,为我们一家人干杯!”
窗外又飘起了雪花。屋内,欢声笑语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林小珊看着身边的亲人,突然明白了母亲那天的眼泪——那不是悲伤,而是爱,是牵挂,是血脉相连的羁绊。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三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