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零三)[2/2页]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秦巴汉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里拎着一篮子刚摘的蔬菜。看见王萍,她热情地打招呼:“嫂子来了!正好,我刚摘了新鲜的菜,中午给你做几个家乡菜。”
     王萍笑着应了,趁婆婆去厨房帮忙时,她拉住王远菊小声问:“妈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远菊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犹豫:“妈白天看着精神,但晚上经常说胃痛,有时候疼得睡不着觉。我问要不要去医院,她总说老毛病了,不碍事。”
     王萍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下午两点,王远菊要去山坡上放羊,王萍主动提出陪同。两人走在乡间小路上,王萍再次询问婆婆的病情。
     “远菊,妈这胃病有多久了?具体什么症状?”
     王远菊叹了口气:“有半年多了吧。夜里疼得厉害,有时候我看她偷偷按着胃部在床上翻来覆去。白天问她,她总说没事。”34;
     王萍的脸色变得凝重。走了一段路后,她突然说:“我有点累了,先回去休息会儿,你自己放羊吧。”
     回到婆婆家,王萍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拨通了丈夫的电话。
     “志明,我给妈检查过了。”她压低声音,“情况不太好,妈有严重的胃病,这么大年纪……已经没有治疗的价值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韩志明的声音明显低沉下来:“有多严重?”
     “按我的经验,”王萍斟酌着词句,“妈最多还能活两年,不会超过三年。不过只要注意饮食,生活质量还是能保证的。”
     又是一阵沉默。最后韩志明叹了口气:“我知道了……萍萍,你在老家多住几天吧,帮妈调理调理。我会尽快抽时间回去看她。”
     挂断电话,王萍长舒一口气,心里却莫名有些沉重。她走进屋内,看见婆婆正在整理药材——桌上摆着几味晒干的草药,老人正仔细地将它们分类装袋。
     “妈,您这是做什么?”王萍好奇地问。
     林明秀头也不抬:“前几天村里李婶说头晕,我给她配点药。萍萍啊,来,坐下,妈也给你把把脉。”
     王萍愣住了,随即失笑:“妈,我是医生,自己身体清楚得很。”
     “医生怎么了?医生就不生病了?”林明秀不由分说拉过王萍的手腕,三根手指轻轻搭在她的脉搏上。
     王萍无奈,只好任由婆婆摆布。她看着老人专注的神情——林明秀微闭着眼睛,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仿佛能从脉搏中读出一本书来。
     过了约莫三分钟,林明秀睁开眼,神色严肃:“萍萍,你最近是不是睡不好?”
     王萍心里一惊——她确实已经连续几周睡眠质量很差,但这事连丈夫都不知道。
     “还、还好吧……”她含糊地回答。
     林明秀摇摇头:“脉象虚浮,肝气郁结。没休息好,思虑过度。”老人站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布包,“这是我自己配的安神茶,晚上睡前喝一杯。”
     王萍接过布包,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香。她惊讶地看着婆婆:“妈,您怎么会看病?”
     林明秀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笑容:“咱们家祖上除了当官的,还出过御医呢。我小时候跟着祖父学了些皮毛,后来村里没医生,大家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我,慢慢就练出来了。”
     王萍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婆婆的了解竟然如此肤浅。
     晚饭时,王远菊做了一桌子菜——清炒时蔬、红烧鱼、土鸡汤...林明秀不停地往王萍碗里夹菜:“萍萍多吃点,看你瘦的。”
     王萍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注意到婆婆确实避开了所有辛辣的菜,只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妈,您这胃病……”王萍犹豫着开口。
     林明秀摆摆手:“老毛病了,不碍事。倒是你,”她指着王萍的黑眼圈,“得好好调理。明天我给你炖乌鸡汤,补气血的。”
     晚上,王萍躺在客房的床上,回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她摸出手机,想给丈夫发消息说说婆婆会医术的事,却又放下了。窗外传来虫鸣声,乡村的夜晚格外宁静。
     她想起婆婆把脉时专注的神情,想起老人说“咱们家祖上出过御医”时骄傲的语气,想起那一包包精心配制的草药……这一切与她印象中那个“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太”形象相去甚远。
     王萍突然感到一阵羞愧——作为医生,她竟如此武断地判定了婆婆的“死刑”;作为儿媳,她对婆婆的了解竟然如此表面。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王萍辗转反侧。她决定明天要好好跟婆婆聊聊,关于医术,关于家族历史,关于那些她从未了解过的故事……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零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