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八十七)[2/2页]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秦巴汉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设备都换成了崭新的。四五个厨师正在忙碌地收拾,刘晓梅站在中央指挥着。
     “这个鱼放冰箱,那个肉明天还能用……”刘晓梅一抬头看到陈雪儿,惊喜道,“雪儿!怎么到后厨来了?油烟大,快出去。”
     陈雪儿摇摇头,走到她身边:“我来看看。这里……变化不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晓梅会意地笑了:“你设计的厨房格局很合理,我就没大改。”她擦了擦手,“怎么样,怀念吗?”
     陈雪儿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曾经属于自己的灶台前,手指轻轻抚过台面。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一直忙到深夜的自己。切菜、炒菜、招呼客人,日复一日,却从未觉得辛苦。
     “说实话,有点。”她终于开口,声音轻柔,“那时候虽然累,但很充实。”
     刘晓梅递给她一杯水:“你现在不是更好?县城大饭店的老板娘,多少人羡慕呢。”
     “是啊,”陈雪儿接过水杯,“就是有时候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两人正说着,林小华也走了进来:“原来你们躲在这里。”
     陈雪儿白了他一眼:“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整天想着吃我做的菜?”
     刘晓梅哈哈大笑:“小华,你不知道,自从接手这店,我才明白雪儿当年多不容易。光是记住那么多菜谱就够头疼的。”
     “表嫂谦虚了,”林小华走到陈雪儿身边,“我看你现在经营得风生水起。刚才张叔说,镇政府和学校的接待都定点在你这儿?”
     刘晓梅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是啊,自从你调走后,刘仁华书记还是喜欢我们的菜。加上老郭的卷帘门生意越来越好,我们去年毛收入有四十多万呢。”
     “四十万?”林小华惊讶地挑眉,“那比我这个副县长强多了。我一个月工资才四千,加上各种补贴奖金,一年也就十万出头。”
     刘晓梅连忙摆手:“不能这么比。你是公家人,我们是小本买卖,没保障的。”她看向陈雪儿,“倒是雪儿在县城的饭店,那才是大生意。我这就是小打小闹。”
     陈雪儿摇摇头:“县城竞争激烈,开销也大。其实……”
     她的话被一阵孩子的嬉闹声打断。厨房后门被推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蹦跳着进来,后面跟着个满脸笑容的中年男子。
     “爸爸,我要吃糖醋排骨!”小男孩嚷嚷着。
     “元元,没看到有客人吗?”男子轻声责备,随即认出了林小华,“哎呀,老表!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郭元元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两人。这时,一个更小的身影从林小华身后探出头来——两岁八个月的林宛茹怯生生地抓着爸爸的裤腿。
     “妹妹!”郭元元眼睛一亮,转身就往楼上跑,“我有玩具给你玩!”
     大人们都被逗笑了。郭晓东搓着手:“老表,真是稀客啊。我刚送元元去补习班回来,没想到能遇到您。”
     林小华拍拍他的肩:“表哥,听说你的卷帘门生意做得不错啊。”
     “还行还行,”郭晓东憨厚地笑笑,“多亏政府搞小城镇建设,这两年装修的人家多了。”
     看着两个孩子手拉手上楼去玩,陈雪儿的目光变得柔和。她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她曾经向往的生活——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只是当这一切真的实现时,却又忍不住怀念起奋斗的过程。
     刘晓梅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声问:“雪儿,你该不会想回来做生意吧?”
     陈雪儿一怔,随即尴尬地笑了笑:“怎么会呢。小华在县城工作,我怎么可能一个人回来。”
     夕阳西下,告别了刘晓梅一家和张叔等人,陈雪儿和林小华漫步在西江镇的街道上。林宛茹玩累了,趴在爸爸肩头睡着了。
     “今天开心吗?”林小华轻声问。
     陈雪儿点点头,目光扫过街道两旁熟悉的店铺:“很开心。看到大家都过得这么好,真好。”
     “有没有后悔把店转让?”
     陈雪儿沉思片刻:“说不怀念是假的。但那就像人生中的一个章节,翻过去了,才能开始新的故事。”她抬头看向林小华,“就像你从镇书记变成副县长,我们都在向前走,不是吗?”
     林小华温柔地笑了笑:“你说得对。不过无论走到哪里,西江镇永远是我们开始的地方。”
     陈雪儿握紧他的手,两人相视一笑。远处,夕阳将西江镇的屋顶染成金色,宛如一幅温暖的油画,永远定格在他们的记忆中。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八十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