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五十八)[1/2页]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秦巴汉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讲台与舞台之间
     八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林小丽站在西城中学的校门口,抬头望着那金光闪闪的校牌,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淡蓝色连衣裙的领口,迈步走进了这座她即将任教的新学校。
     “林老师,这边请!”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热情地招呼她。
     林小丽跟着指引来到了会议室。推开门,里面已经坐了三十多位教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紧张交织的氛围。校长孙立军大步走进会议室,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站到讲台前,环视一圈,目光在林小丽身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微微上扬。
     “各位老师,首先欢迎你们加入西城中学这个大家庭。”孙立军的声音洪亮有力,“我校从全县各镇中学选拔了4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我校,担任新学期的高一年级教学工作。”
     林小丽听到“优秀教师”四个字时,脸颊微微发热。一个月前,当她在西江中学的办公室里批改期末试卷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调入县城最好的中学。
     “相关分配方案已经在文件袋里,现场就不宣读了。”孙立军继续说道,“因为高一年级要开始军训,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要提前上班,请相关教师立即回原单位交接工作,于8月16日正式到西城中学报到。”
     会议结束后,林小丽迫不及待地打开文件袋,当看到自己被分配为高一(3)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意味着她将拥有一个完整的班级,而不仅仅是教授数学课那么简单。
     林小丽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起过去在西江中学的点点滴滴——每天清晨第一个去上班,晚上常常最后一个回家;冬天里寒风刺骨的校门口,夏天里汗流浃背的教室。而现在,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
     旁边的出租车缓缓驶来,林小丽上了车,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就像她即将告别的过去。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回到家,林小丽刚放下包,手机又响了起来。是弟媳妇陈雪儿。
     “小丽姐,快来帮帮忙!”陈雪儿的声音又急又快,“今天饭店接了个婚宴,本来安排好的司仪突然说来不了了,你能不能来帮个忙?”
     林小丽愣了一下:“我?可我没主持过婚礼啊。”
     “求你了姐!你在学校不是经常主持活动吗?就当是学校的文艺汇演,帮帮我吧!”陈雪儿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新人马上就要到了,我实在找不到人了……”
     听着弟媳焦急的声音,林小丽叹了口气:“好吧,我马上过去。不过先说好,我可不敢保证效果。”
     “太谢谢你了姐!你真是我的救星!”陈雪儿的声音立刻欢快起来。
     二十分钟后,林小丽赶到了西江饭店。一进门,就看到大厅里已经布置得喜气洋洋,红色的气球和彩带挂满了天花板,十几张圆桌整齐排列,每张桌上都放着精致的喜糖盒和鲜花。
     陈雪儿小跑着迎上来,一把抓住林小丽的手:“姐,你可算来了!新郎新娘已经到了,正在化妆间准备呢。”
     “雪儿,我真的不行……”林小丽突然有些退缩,“婚礼和学校活动完全不一样啊。”
     陈雪儿不由分说拉着她往后台走:“姐,你在学校可是出了名的‘金话筒,去年教师节汇演,连教育局领导都夸你主持得好。这次就当是帮帮我,好吗?”
     看着表妹恳求的眼神,林小丽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吧,但我需要知道新人的基本信息。”
     陈雪儿立刻递给她一张纸:“这是新人提供的资料,新郎叫沈青松,新娘叫谢青云,都是本地人,恋爱五年了……”
     林小丽快速浏览着资料,大脑飞速运转。她想起学校文艺汇演时的开场白,想起如何调动现场气氛的技巧,想起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法。不知不觉间,她的表情从紧张变成了专注。
     “姐,这是饭店准备的旗袍,你先换上吧。”陈雪儿递过来一件红色绣花的旗袍。
     林小丽换上旗袍,站在镜子前整理了一下头发。镜中的自己与平日讲台上的形象截然不同——红色的旗袍衬得肤色更加白皙,盘起的发髻显得端庄又不失优雅。她深吸一口气,对自己笑了笑。
     “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中午好!”林小丽站在舞台中央,声音清亮悦耳,“喜结良缘成佳偶,百年好合共白头。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参加新郎沈青松和新娘谢青云的大婚庆典……”
     她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原本嘈杂的宾客们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突然出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五十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