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四十)[1/2页]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秦巴汉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腊八粥里的四世同堂
     腊月初八清晨,西江镇小店村还笼罩在薄雾中。七十八岁的林明秀天不亮就起了床,她在灶台间忙碌着,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红了她满是期待的脸庞。
     “妈,您怎么又起这么早?”儿子陈新军披着棉袄走进厨房,看见母亲正踮着脚从房梁上取下熏得金黄的腊肉。
     “志明最爱吃家里的腊肉,我得给他多带些。”林明秀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省城买的哪有咱自己熏的香?”
     院子里,王远菊正在杀那只养了两年的乌鸡。鸡血滴进碗里,红得发亮。“萍儿和海燕最爱喝乌鸡汤,这只鸡肥,够炖一大锅。”林明秀一边说一边把腊肉小心地放进盆里。
     太阳升起时,院子里已经堆满了要带的东西:三挂腊肉、半只宰好的山羊、两只乌鸡、一大包干香菇,还有自家种的花生和红薯。林明秀站在院门口,眯着眼睛望向村口的方向,等待着从省城来的车。
     “妈,进屋等吧,外头冷。”陈新军劝道,却见母亲固执地摇摇头。
     “不冷,我心里热乎着呢。”林明秀拢了拢头巾,露出一个缺了颗门牙的笑容,“重孙子出生了还没见过,真想马上看到。”
     正午时分,一辆黑色商务车终于出现在门口。林明秀立刻直起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车子停在家门口,司机王师傅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一下车就热情地打招呼:“老太太,韩部长让我来接您啦!”
     “辛苦小王了。”林明秀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转头对儿子喊道:“新军,快把东西搬上车!”
     陈新军和几个邻居七手八脚地往车后备箱塞东西。王师傅看得目瞪口呆:“老太太,您这是要把整个家搬去省城啊?”
     “都是孩子们爱吃的。”林明秀不好意思地搓着手,“城里买不到这么好的。”
     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连后座都堆了两个编织袋。吃过午饭,林明秀换上了那件藏蓝色的呢子外套——这是去年孙子韩小勇给她买的,一直舍不得穿。临上车前,她又折回屋里,从床头柜里取出一个红布包,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妈,路上慢点。”陈新军扶着车门嘱咐道,“到了给家里来个电话。”
     “知道啦,你们过年也早点来省城。”林明秀摆摆手,车子缓缓驶出村口。她从车窗望出去,熟悉的村庄渐渐远去,心里既兴奋又有些忐忑。
     车子驶上县道后,林明秀开始感到不适。她脸色发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紧紧攥着座套。
     “老太太,您晕车了?”王师傅从后视镜里注意到她的异样,立刻放慢了车速,“我开窗透透气,您闭上眼睛休息会儿。”
     冷风从车窗灌进来,林明秀深吸了几口气,感觉稍微好些。“老了,不中用了。”她自嘲道,“年轻时坐拖拉机都没事,现在坐这么好的车反倒晕了。”
     “您别这么说。”王师傅从保温杯里倒了杯热水递给她,“韩局长经常提起您,说您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多不容易啊。”
     林明秀接过水杯,温热传递到指尖。她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思绪飘回了多年前:“志明他爸走的时候,志明才十八岁,新军十五岁,小妹才五岁……”她的声音低了下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里的红布包。
     车子驶入西城县高速路口时,林明秀的脸色已经好转。“小王,上了高速能快些不?我想早点见到重孙子。”她急切地问。
     “好嘞,您坐稳了。”王师傅踩下油门,车子平稳地加速。窗外的景色由田野变成了连绵的山丘,阳光透过云层,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明秀从红布包里取出一个旧相册,轻轻翻开。第一页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男子英姿飒爽地站在镜头前。“这是志明他爸,陈洪国。”她用手指轻轻抚过照片,“四五年拍的,那时候他刚从抗日战场负伤回来……”
     王师傅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不禁肃然起敬:“老爷子是英雄啊。”
     “后来他又去了朝鲜……”林明秀的声音哽咽了,“回来时浑身是伤,十几年就走了……”一滴泪水落在相册上,她赶紧用袖子擦去。
     车子在高速上行驶了三个多小时,林明秀渐渐打起盹来。她梦见丈夫穿着那身新军装站在家门口,笑着对她挥手。等她醒来时,车子已经驶入省城市区。
     “老太太,快到了。”王师傅提醒道。林明秀赶紧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领,把相册重新包好放回怀里。
     下午六点半,车子停在了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四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