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左右没啥事,又没有睡意,三人就在桌上泡了杯茶,闲聊了起来。
     赵正国讲了京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儿,以及坊间各种传闻,说是有一群学生在紫禁城前借着悼念的场面发起的一些活动,写了很多令人振奋的诗,其中有很多学生后面还被抓了。
     赵东川呢也讲了一下农村生活的艰难,很多人家里活不下去,出门讨饭等等。
     还讲了鹏城那边发生的“扑网”事件。
     林林总总,令人唏嘘不已!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不是没人看的明白,只是大多数人都势单力薄,人微言轻!
     大多数小老百姓,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耗尽了心力,那些大事,实在是参与不了。
     …………
     第二天,1976年元月三十,除夕!
     经过一天的休息,赵东川精神饱满的起床了,昨天他们一家三口开“茶话会”一直开到深夜。
     郭萍体虚实在坚持不住,就先睡了,他们两父子却还在聊。
     男人更喜欢讨论这些时政局势。
     除夕厂里并没有放假,但是会提前下班,赵正国已经去上班了。
     郭萍没有工作,一方面是身体不好,一方面没有关系工作也不好找。
     于是郭萍上午就想带着赵东川去街上采购年货。
     他们三人是一起吃的早饭,然后一起出的门,赵正国骑着自行车走了,郭萍和赵东川母子二人就走路。
     赵东川空间里的自行车没有合理的借口不好拿出来用,便暂时放着。
     郭萍带着他一上午跑了很多店铺。有了赵东川给的钱和票,今年肯定是要过一个肥年的。
     赵东川手里大包小包的,都是郭萍采购的年货,米面油蛋奶,春联,糕点,蜜饯,水果,蔬菜,猪肉,还有买的新衣服。
     亏的他体质过人,力气大,要不然拎着这么多东西肯定吃不消。
     采购年货的时候,时不时的会遇到一些熟人,郭萍都会停下来跟他们唠嗑,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赵东川,难免会被众人恭维一番。
     他就老老实实站在一旁,做一个合格的微笑工具人。
     当然关于赵东川发表文章的事,他们都没有提及,只是说他招工到黄原当地文化馆。
     所以也并没有引起过分的关注,这是他们一家商量好的,这样就可以了,太优秀了,遭人妒忌。
     “你家东川,是越来越俊了,有对象了没?”菜场里一个相熟的大妈笑呵呵的问道。
     “哎呀,年轻人想法多,他的事,我们管不了,暂时也不急,以事业为重!”
     “也不小了吧,二十了,可以考虑考虑了!”
     赵东川在一旁苦笑,这已经是他听到的第N次如此的对话了。
     过年期间,亲戚朋友对小辈,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无非也就是你家少分?你家娃分配了什么工作?你家娃有对象了没?
     赵东川没少被催过!自然已经免疫了,面不改色,心不跳,就是笑笑不说话。
     不多时,他们便拎着大包小包回了南锣鼓巷。
    喜欢。
  

第125章 采买年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