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9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的止痒良方课[1/2页]

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御风小说实名刘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暮色漫进朱雀街时,济世医馆的门板刚上了一半。洛风正用粗布擦着柜台前的铜秤,秤星在油灯下泛着冷光,妻子秦慕伊端来三碗薄荷水,瓷碗沿凝着细密的水珠。十八岁的洛羽扒着药柜最下层的抽屉,指尖划过贴着“地肤子”标签的木盒,伙计阿贵在旁边直搓手:“洛叔,上午那卖菜的张婶腿上起的疙瘩,用了您配的药汁,傍晚就说不痒了,到底是啥神草这么管用?”
     洛风放下铜秤,指腹叩了叩柜台:“止痒的草药多着呢,但得辨清是风痒、湿痒还是虫痒。今天就给你们说道说道最常用的五种,记仔细了——”
     一、地肤子:荒野里的“扫把头”
     “先说说阿贵提到的地肤子。”洛风拉开抽屉,抓出一把褐绿色的细小果实,籽粒像被揉碎的芝麻,“它的植株你们肯定见过,夏末秋初在田埂边、墙角根长得成片,茎秆红扑扑的,叶子细得像松针,一丛丛攒成半人高的圆球状,老了能当扫帚用,所以也叫‘扫帚菜。”
     秦慕伊补充道:“这草耐旱,越晒长得越旺,碱地、沙地都能扎根,黄河边的滩涂里一找一大片。采集要在果实成熟前,割下全株晒干,打下种子筛干净就行。”
     洛羽捏起一粒地肤子:“它为啥能止痒?”
     “化学成分是关键。”洛风从药柜上拿起一本泛黄的《本草备要》,“现代研究里,地肤子含三萜皂苷、齐墩果酸、黄酮类化合物,还有生物碱。这些成分能抑制组胺释放——就像给躁动的免疫细胞踩刹车,风团、湿疹引起的瘙痒自然就减轻了。”
     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的病例:“城西染坊的李师傅,常年泡在染缸里,小腿起了成片的湿疹,痒得夜里直挠,都抓出血了。我用地肤子配着白鲜皮、苦参煮水给他外洗,再加了些入汤剂,三天就说能睡安稳觉了。这药能清湿热、利小便,把湿气从尿液排出去,从根上断痒源。”
     二、苍耳子:带刺的“止痒弹”
     “再说说苍耳子。”秦慕伊转身从药架最高层取下一个纸包,倒出几粒纺锤形的果实,表面布满钩状硬刺,“这东西眼熟吧?秋天在野地里走一圈,裤腿上能沾十几个,摘都摘不净。”
     洛风用镊子夹起一粒:“它的植株能长到一米多高,叶子像心脏形,边缘带锯齿,茎秆毛茸茸的。多生长在路边、草丛里,不择土壤,越是荒僻的地方长得越茂。但要注意,全株有毒,尤其是果实,必须炒过才能入药,不然会让人恶心呕吐。”
     “它的化学成分复杂,含苍耳苷、苍耳醇、毒蛋白和脂肪酸。”洛风的语气严肃起来,“毒蛋白有小毒,但炮制后能减弱毒性,同时保留其抗炎镇痛的作用。其中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能阻断瘙痒信号向神经中枢传递,对付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效果特别好,尤其是那种抓得皮肤发烫的痒。”
     阿贵突然插话:“前阵子我侄子被毒虫咬了,胳膊肿得像发面馒头,是不是能用这个?”
     “正合适。”秦慕伊点头,“上个月有个货郎,在山里被草蜱子叮了,整条胳膊又红又肿,痒得像有蚂蚁爬。我用炒苍耳子捣碎,加芝麻油调成糊状敷在患处,再配上荆芥、防风煎汤喝,两天就消肿止痒了。但记住,苍耳子不能多吃,每次用量不能超过10克,不然可能伤肝肾。”
     三、白鲜皮:山林中的“膻味药”
     “要说止痒力强,白鲜皮得算一个。”洛风推开后屋的门,药香混着淡淡的羊膻味飘出来,墙角堆着几段灰白色的根皮,断面黄白相间,“这是白鲜的根皮,它的植株很特别,春天长出的羽状复叶,夏天开紫白色的花,像小蝴蝶落满枝头,多生长在海拔千米的山林里,喜欢半阴半阳的坡地,土壤得疏松肥沃。”
     他拿起一段根皮:“你们闻闻,是不是有股羊膻味?这是因为含有白鲜碱、黄柏酮、柠檬烯这些成分。白鲜碱能杀灭真菌,比如脚癣、体癣引起的瘙痒,用它煮水外洗,几次就能见效。黄柏酮则有抗炎作用,对付过敏性皮炎、银屑病的顽固瘙痒尤其管用。”
     洛羽突然想起:“去年表哥得了荨麻疹,浑身起风团,您开的药里就有这个。”
     “没错。”秦慕伊接过话,“那孩子是吃了河鲜引发的急性荨麻疹,痒得直哭。我用白鲜皮配防风、蝉蜕、地肤子煎药,喝下去不到俩钟头,风

第749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的止痒良方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