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0章 看来这回咱们厂要出名了[1/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良点点头,并不意外。
     王建国既然答应了合作,效率肯定很高。
     “那咱们就开始采购吧。”他把材料清单交给李明华,“这些东西,三天内必须到位。”
     李明华接过清单,仔细看了看。
     “老沈,这个...特殊钢材,咱们本地买不到啊。”
     “那就去上海买。”沈良很干脆,“坐火车去,当天来回。”
     李明华咽了口唾沫。
     去上海买材料?这可是大手笔。
     “费用...”
     “别心疼钱。”沈良摆摆手,“现在时间比钱更珍贵。”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厂子都忙成了一锅粥。
     各种材料设备陆续到位,沈良指挥工人们在车间一角搭建试验装置。
     厂长老刘也经常过来看看进度。
     “小沈,压力大不大?”他站在沈良身边,看着正在组装的设备。
     “还行。”沈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再有一周就能开始试验了。”
     老刘点点头,然后压低声音说道。
     “市里的领导也在关注这个项目。成功了,咱们厂在全市就是标杆。失败了...”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沈良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刘厂长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老刘拍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看着厂长离去的背影,沈良深深吸了口气。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技术创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一周后,试验装置终于组装完成。
     沈良站在设备前面,心情复杂。
     成败在此一举了。沈良深吸了口气,检查设备的每一个连接点。
     钢水温度必须控制在1580度,误差不能超过10度。冷却水的流量也要精确调节,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老沈,真要开始了?”李明华站在控制台旁,手心全是汗。
     “开始吧。”
     沈良按下启动按钮。
     电机轰鸣声响起,整个装置开始运转。熔炉里的钢水温度显示器跳到了1575度,刚好在预期范围内。
     围观的师傅们都屏住了呼吸。
     老王师傅紧张地搓着手,“这玩意儿真能成?”
     “别说话,专心看。”另一个师傅制止了他。
     钢水开始从浇包缓缓流入中间包。沈良的目光死死盯着流量计,心里默念着前世记忆中的每一个数据。
     流速正常,温度稳定。
     接下来是关键的连续浇铸环节。
     钢水从中间包流入结晶器,在水冷铜管的作用下快速凝固成坯。整个过程必须保持连续不断,一旦中断就是失败。
     “怎么样?”厂长老刘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压低声音问道。
     “目前一切正常。”沈良没有回头,继续盯着显示仪表。
     十分钟过去了。
     第一根钢坯从设备底部缓缓“诞生”,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缺陷。
     “我的天!”老王师傅惊呼出声,“真的出来了!”
     其他师傅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表面质量,比传统模铸强多了。”
     “速度也快,这才十分钟啊。”
     沈良却没有放松警惕。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初期试验往往会在后半段出问题。
     果然,二十分钟后,钢坯表面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纹。
     “不好,冷却速度太快了。”沈良迅速调节冷却水流量,同时微调钢水温度。
     这种紧急调试,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完全靠前世的技术积累和现场经验。
     李明华紧张地看着他操作,“老沈,要不要停下来检查一下?”
     “不能停!”沈良断然拒绝,“停了就前功尽弃了。”
     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快操作,像在弹奏一首复杂的乐曲。
     温度降低2度,冷却水流量减少5%,拉坯速度微调...
     奇迹般地,裂纹消失了。
     新出来的钢坯表面重新变得光滑均匀。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老王师傅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
     沈良终于松了口气,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奋。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厂长老刘走上前来,用力握住了沈良的手。
     “小沈,你这回真是给咱们厂争光了!”
     话音刚落,车间外面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几辆黑色轿车停在了厂门口,从车上下来好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是市里的领导!”有人认出了来者。
     沈良心里一紧。
     这么快就惊动了上级?看来这次试验的影响比他想象的要大。
     领头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我是市工业局的张副局长。”他直接走向沈良,“听说你们搞出了什么新技术?”
     沈良连忙上前介绍情况。
     “张局长,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连铸技术,刚刚完成第一轮试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副局长围着设备转了一圈,不时点头。
     “产量提升多少?”
     “理论上可以提升一倍。”沈良如实回答。
     “理论上?”张副局长眉头一皱,“实际呢?”
     这个问题让沈良有些为难。
     刚刚的试验只是验证了技术可行性,要得出准确的产量数据,至少需要连续运行一周。
     “张局长,我需要更多时间来收集数据...”
     “多长时间?”张副局长打断了他。
     “一个月。”
     张副局长沉默了片刻,然后看向厂长老刘。
     “老刘,这个项目有把握吗?”
     老刘额头冒出了细汗。
     上级领导亲自过问,这意味着项目成败关系重大。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可能要承担责任。
     “张局长,我相信小沈的技术实力。”老刘硬着头皮表态。
     张副局长点点头,然后转向沈良。
     “小同志,给你一个月时间。如果真能提升产量一倍,市里会全力支持推广。”
     他顿了顿,语

第380章 看来这回咱们厂要出名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