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8章 该是时候动用一些特殊手段了[2/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部了。”
     “别瞎说,我还是原来的我。”沈良摆摆手,“倒是你们两个,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干?”
     “当然愿意!”陈志华立刻表态,“跟着您混,准没错。”
     李明华却有些犹豫:“老沈,我家里情况复杂,可能不方便调动。”
     沈良理解李明华的顾虑。家庭负担重,工作调动确实需要谨慎考虑。
     “没关系,你可以作为技术顾问参与项目,不需要正式调动。”沈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这样一来,核心团队基本成型。
     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第一个难题就是人员招聘。
     连铸技术涉及材料、机械、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需要各种人才。但在1980年的中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稀缺。
     “我们发了十几份招聘启事,到现在只收到三份简历。”秘书小王无奈地汇报道。
     沈良看了看那三份简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算了,先把人招进来再说。”沈良叹了口气,“有总比没有强。”
     人员问题还没解决,材料供应又出了新状况。
     原本答应供货的耐火材料厂突然来电话,说由于原料短缺,无法按期交货。
     “什么时候能恢复供应?”沈良焦急地问道。
     “至少要等两个月。”对方的回答让沈良心凉了半截。
     没有关键材料,连铸机就无法正常运行,后续的试验和改进都得停止。
     “看来只能想别的办法了。”沈良陷入了沉思。沈良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翻滚着各种可能性。
     两个月时间,拖不起。
     部里下达的时间节点摆在那里,容不得半点延误。
     “小王,帮我联系一下建材厂的老刘。”沈良突然停下脚步。
     老刘是沈良在炼钢厂时认识的朋友,两人关系不错。建材厂虽然不是专业做耐火材料的,但生产一些相关产品。
     电话接通后,老刘的声音传来:“沈哥,听说你升官了,恭喜恭喜!”
     “别提了,现在正为材料发愁呢。”沈良苦笑道,“老刘,你们厂能不能生产高温耐火砖?”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技术上应该没问题,但我们没有生产过这种规格的。而且说实话,我们的设备有些老旧。”
     “没关系,我可以提供技术指导。”沈良心中有了计划,“这样,我们合作一把。你们负责生产,我负责技术改进。”
     老刘犹豫了:“万一质量出问题,砸了牌子可不好。”
     “相信我,绝对没问题。”沈良信心满满。
     凭借前世的记忆,他清楚知道如何用现有条件生产出合格的耐火材料。
     一周后,沈良来到建材厂。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按照沈良提供的配方调配原料。
     “沈技术员,这个比例真的行吗?”车间主任老陈有些担心,“和我们以前的配方差别太大了。”
     沈良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混合料仔细观察:“相信我,这个配方经过精心计算。”
     其实心里也有些忐忑。理论和实践毕竟不同,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最终质量。
     第一批样品出炉了。
     沈良拿着高温计测试,温度达到了预期指标。
     “成功了!”老陈兴奋地拍着大腿。
     但沈良却皱起了眉头。表面看起来没问题,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回到办公室,沈良立刻安排人员进行更全面的测试。
     三天后,测试结果出来了。
     “沈组长,强度指标完全达标,甚至超出了原有材料20%。”技术员小张激动地汇报。
     沈良这才松了口气。
     但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
     “组长,财务科说我们的预算快用完了。”秘书小王拿着一沓票据走进办公室。
     沈良接过票据仔细查看。设备购置、人员工资、材料采购,每一笔都是必要支出。
     “还剩多少?”
     “不到三万块。”小王的声音很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万块,在1980年算是不小的数目,但对于一个技术项目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沈良靠在椅背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资金不足,人员短缺,技术难题接连不断。这和他预想的情况完全不同。
     前世当处长时,虽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至少有完善的体系支撑。现在却要从零开始,每一步都要自己蹚路。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明华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疲惫:“老沈,刚从部里开会回来,有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先说坏消息。”
     “部里对我们的进度不太满意,希望能加快节奏。”李明华坐在沈良对面,“上面催得很紧。”
     沈良点点头,这在意料之中。
     “好消息呢?”
     “钢铁研究院愿意派两个专家过来协助。”李明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都是搞材料的,经验丰富。”
     这确实算得上好消息。专家的加入能大大缓解技术压力。
     “什么时候到?”
     “下周一。”
     沈良心中盘算着,有了专家协助,技术问题应该能更快解决。但资金缺口依然是个大问题。
     “对了,还有件事。”李明华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这是部里刚批下来的,关于技术转让费的分配方案。”
     沈良接过文件快速浏览。按照这个方案,如果连铸技术成功产业化,相关人员能获得不菲的奖励。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但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如何渡过资金难关。
     沈良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厂区里忙碌的身影。
     也许,该是时候动用一些特殊手段了。
    喜欢。
  

第378章 该是时候动用一些特殊手段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