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3章 是你自己想出来的?[1/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沈良的心脏重重跳了几下。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那我先回去准备一下,明天正式开工。”沈良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张处长点点头:“赵师傅,你带他去看看4号炉的具体情况。”
     赵大山站起身,朝沈良招招手:“走吧,小沈。”
     两人走出会议室,沈良明显感觉到身后几道目光还在盯着自己。他知道,这些专家心里都在打鼓——这个毛头小子真的能行吗?
     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4号炉就像一头生病的巨兽,冒着浓烟,发出阵阵闷响。
     “这炉子啊,脾气可大了。”赵大山拍拍炉壁,“有时候温度突然飙升,有时候又降不下来。”
     沈良围着炉子转了一圈,心里有数了。这就是典型的热传导不均匀,加上燃烧室设计不合理。
     “师傅,这炉子最近烧坏了几批钢?”
     “三批了。”赵大山叹气,“昨天又废了两吨好料。”
     沈良摸摸下巴。两吨钢材,按现在的价格,损失可不小。
     “小沈啊,我说句实话。”赵大山压低声音,“厂里那些老工程师,对你这个改造项目可不太看好。”
     “哦?”沈良挑眉,“他们怎么说?”
     “说你太年轻,没经验。还说改造炉子这种事,得慢慢来,不能急。”
     沈良笑了。慢慢来?他可没那么多时间慢慢磨蹭。
     “师傅,你觉得呢?”
     赵大山挠挠头:“我觉得...试试也无妨。反正4号炉现在也是半废品,坏不到哪去了。”
     这话说得实在,沈良心里更有底了。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来到了4号炉旁边。他带着自制的测量工具,还有一堆纸笔。
     赵大山早就在等着了,还带来了两个年轻的炉工。
     “这是小王,这是小李。”赵大山介绍,“他们手脚麻利,能帮你干活。”
     两个年轻工人看起来有些拘谨。毕竟沈良现在算是“专家”,他们心里还是有些敬畏的。
     “别紧张,我们一起干活,一起学习。”沈良拍拍小王的肩膀,“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师傅。”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轻松了不少。
     沈良打开工具箱,里面是他连夜赶制的各种小工具。温度计、压力表、还有几个奇形怪状的测量装置。
     “这些都是你做的?”小李瞪大眼睛。
     “嗯,土办法。”沈良不以为意,“咱们厂里条件有限,只能因地制宜。”
     他开始在炉子的不同位置安装测量点。每个位置都经过精心计算,能够准确反映炉内的温度分布。
     赵大山在旁边看着,心里越来越佩服。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干活井井有条,一点都不像个愣头青。
     “师傅,帮我记录一下数据。”沈良递过一张表格,“每隔十分钟记录一次。”
     表格设计得很专业,各种参数一目了然。赵大山接过来一看,忍不住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沈良几乎吃住在车间里。他白天观察炉子运行,晚上分析数据,有时候半夜还要爬起来查看。
     小王和小李被他的认真劲儿感动了,干活也格外卖力。
     “沈技术员,你怎么知道这里温度会偏高?”小王指着一个测量点问。
     沈良心里一动。他当然知道,因为他见过无数个这样的炉子,知道问题出在哪。但现在只能装作是分析出来的。
     “你看这个位置的气流走向。”他指着炉壁,“热气在这里会形成涡流,温度自然就高了。”
     小王似懂非懂地点头,但眼中的崇拜之情更浓了。
     一周过去了,沈良的改造方案逐渐成型。他要做的改动看起来不大,但每一处都很关键。
     调整燃烧室的角度,改变进风口的位置,还要在炉壁上加装几个导热片。
     “这些改动真的有用?”小李有些怀疑。
     “试试就知道了。”沈良信心满满。
     他开始动手改造。先是燃烧室,需要重新砌砖。这活儿技术含量高,必须精确到毫米。
     赵大山亲自上阵,带着两个年轻工人一块一块地垒。沈良在旁边指导,时不时还要亲自动手。
     “这里再往左一点。”
     “角度不对,重新来。”
     “好,就是这样!”
     几个人忙得满头大汗,但干劲十足。
     车间里其他工人也会过来围观。有的好奇,有的质疑,还有的暗地里摇头。
     “这小子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
     “就这么几个小改动,能有什么用?”
     “等着看笑话吧。”
     沈良听到了这些议论,但没有在意。他知道,成功会为自己正名。
     三天后,燃烧室改造完成。接下来是进风口的调整,这个相对简单一些。
     但导热片的安装就麻烦了。这些导热片是沈良特别设计的,形状古怪,安装位置也很特殊。
     “这玩意儿真的能导热?”小王拿着一片铁皮问。
     “当然。”沈良接过来,仔细检查,“关键是位置要准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在炉壁上做了标记,每个导热片的位置都不能有丝毫偏差。
     安装过程很费劲,几个人轮流上阵,用了整整两天才完成。
     改造工程进入尾声,但最关键的测试还没开始。沈良知道,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张处长这几天没少来车间转悠,每次都会问同样的问题:“怎么样,有把握吗?”
     沈良每次都是同样的回答:“放心,不会让您失望的。”
     但他心里其实也有些紧张。理论上这些改动应该有效果,但具体效果如何,还得看实际运行。
     第十天,改造工程全部完成。4号炉焕然一新,虽然外观上看不出太大变化,但内部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了。
     “可以点火了。”沈良深吸一口气,“师傅,准备测试吧。”
     赵大山点点头,开始准备点火。其他工人也围了过来,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改造到底有没有用。
     张处长也来了,还带着几个厂领导。省科委的研究员也赶到了现场。
     气氛有些紧张,所有人都盯着4号炉。
     沈良表面平静,但手心已经出汗了。他知道,这一刻将决定自己在厂里的命运。点火的那一刻,车间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橘红色的火焰在燃烧室里跳跃,沈良紧紧盯着温度表上的指针。30度,50度,80度...
     “温度上升速度正常。”赵大山在旁边报数。
     沈良点点头,但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

第373章 是你自己想出来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