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王德昌的脸涨得通红,手指颤抖着指向沈良,“50%的提升,你以为这是过家家吗?”
沈良却显得格外平静,他环顾四周,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
食堂里的气氛已经完全被点燃了,工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全神贯注地看着这场对峙。
“王师傅,您觉得不可能,是因为您从来没有跳出过传统思维的框框。”
沈良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我们现在用的那套炼钢工艺,说白了就是五十年前的老一套。如果换个思路,换个方法呢?”
林小雪紧张地抓住了身边女工的手臂。
她看着沈良,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平时温和的技术员,今天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咄咄逼人?
“你有什么新方法?说来听听!”张老头儿放下了手中的馒头,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作为厂里资历最老的师傅,他见过太多年轻人的狂言壮语,但沈良今天的表现让他隐隐感到了什么。
沈良微微一笑:“现在说还太早。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关键在于温度控制和氧气供应的优化。”
王德昌冷笑一声:“就这些?我们哪个老师傅不知道温度和氧气的重要性?你以为我们都是吃干饭的?”
“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精确控制又是另一回事。”沈良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王师傅,您敢不敢再加一个赌注?如果我的改造方案不仅提升产量50%,还能降低20%的能耗,您怎么说?”
这话一出,食堂里瞬间安静得针落可闻。
降低能耗20%?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王德昌的脸色变了又变,他没想到沈良竟然敢提出如此疯狂的目标。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中,能耗和产量往往是矛盾的关系,想要提高产量,必然要消耗更多的燃料和电力。
“你...你是不是发烧了?”王德昌伸手想要摸摸沈良的额头,却被对方轻轻避开。
“我很清醒,王师傅。”沈良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奇特的自信,“我知道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创造奇迹。”
食堂里开始有人小声议论起来。有人觉得沈良疯了,有人却开始期待起来。毕竟,如果真的能实现这样的突破,对整个钢铁厂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行!”王德昌一拍桌子,震得饭盒都跳了起来,“既然你小子这么狂,那我就陪你狂到底!如果你真能做到产量提升50%,能耗降低20%,我王德昌不仅从此闭嘴,还把我这些年的技术心得全部交给你!”
“那如果我做不到呢?”沈良问道。
“做不到?”王德昌狞笑一声,“做不到你就从钢铁厂滚蛋,永远不许再碰技术工作!”
周围的人都吸了口凉气。这个赌注实在太重了,简直是拿整个职业生涯在做赌注。
但沈良却笑了,笑得很灿烂:“成交。”
两人再次握手,这一次握得更紧,仿佛要把对方的手骨捏碎一般。
“不过,”沈良突然说道,“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这期间,希望厂里能给我一定的支持。”
“什么支持?”王德昌警惕地问道。
“很简单,给我一个小团队,再给我一些材料和设备的支持。具体的清单,我明天就能拿出来。”沈良说得轻描淡写,但王德昌却听出了其中的分量。
“你要多少钱?”
“不多,大概三万块钱的材料费,再加上十个人的工资。”沈良伸出三根手指,“三万块,打造一个全新的炼钢炉。”
食堂里的议论声更大了。三万块钱,对于一个小钢铁厂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
王德昌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凭什么觉得厂里会同意?”
“因为厂里没有选择。”沈良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王师傅,您应该比我更清楚现在的形势。南方的几个钢铁厂都在扩产,我们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如果再不改变,用不了两年,咱们厂就要被淘汰了。”
这话说到了王德昌的痛处。最近几个月,厂里的订单确实在减少,领导们也在为此头疼不已。
“再说,”沈良继续说道,“如果我的方案成功了,三个月内就能收回所有投资。如果失败了,我个人承担所有损失,厂里一分钱都不会损失。这样的买卖,王师傅觉得不划算吗?”
王德昌沉默了。他必须承认,沈良的提议确实很有诱惑力。零风险,高回报,任何一个领导都会心动。
但是,50%的产量提升,20%的能耗降低,这真的可能吗?
“好,我答应你。”王德昌终于开口,“但是有个条件,我要全程监督你的改造过程。”
“没问题。”沈良爽快地答应了,“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在改造期间,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我的工作。包括您,王师傅。”沈良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我可以接受监督,但不接受指手画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德昌咬了咬牙:“行!”
就在这时,食堂的门被推开了,厂长刘建国匆匆走了进来。他扫了一眼食堂里的情况,皱起了眉头。
“怎么回事?大家怎么都不吃饭了?”刘建国问道。
王德昌连忙站起身,把刚才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听完之后,刘建国的表情变得非常复杂。
他看向沈良,眼中带着审视的光芒:“小沈,你真的有把握?”
“刘厂长,我不敢说百
第369章 初步设计的方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