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字叫阿拉伯数字,这些公式是辅助计算的,而且长度计量单位也有所不同,是这样的……”
     李淳风仔细倾听着,不疑有它。
     事实上李淳风并不在乎这个数字叫什么名,也不在乎这计量单位是什么,他比较感兴趣的,是那几个计算公式。
     虽然看不懂,但总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这就是忠义伯上次随口便能答出许章出题答案的原因?能教给贫道么?”李淳风指着那几个加减乘除的公式,眼中精光一闪,有些激动地问道。
     无奈,杨帆只好硬着头皮解释了一番十个阿拉伯数字以及加减乘除的简单算法。
     李淳风聚精会神的听了半天,一会儿就皱眉,一会儿沉思。
     最后摇了摇头道:“这数字配上这样的算法倒是颇为新颖,但也仅此而已,并没有比咱们的算法高明呀,那汝在望月楼是如何快速算出牛车与马车混装货物那个问题的?”
     杨帆当然知道李淳风说的是哪个问题。
     当初与许章比斗的时候,就听许章说过,这道题也拿给李淳风请教过。
     不过纸上的这些计算,是材积的公式,而那次涉及到二元一次方程,当然有所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送佛送到西!
     杨帆只得又接着向李淳风背出了乘法口诀,并解释了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正所谓一通百通,李淳风很快便想通了。
     作为太史令,掌管历法的修订,其实就是一个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不管天文地理都需要与大量的数据运算结合在一起。
     从古至今,但凡天文地理学家其本身必是个术算高手。
     这也是为什么李淳风能成为大唐术算界的牛耳。
     虽然唐朝的科举也有数算一科,但在儒家理学盛行的时代,像数理化这些学科,其实属于奇淫技巧、旁门左道。
     根本没有后世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说法。
     这时代,即使术算学得再好,最多也只能成为一名八、九品官员,所以读书的人更热衷于学习四书五经。
     在他们看来,学习四书五经才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像李淳风这种术算高手能成为从五品的太史令,除了术算高绝,更重要的是,他是道门中的高人,而且其学识并不差。
     听到杨帆传授的方法与口诀,李淳风埋头研究一会儿,犹如魔怔了一般。
     直接拿起了案台上的水芯笔,歪歪曲曲的写写画画。
     李淳风直接写了两组很大的数值,一组用繁体字写,一组用阿拉伯数字写。
     对比一下,见到繁体字实在太繁琐,又给划掉了。
     最后在阿拉伯数字那一组,辅以乘法口诀很快就算出结果,然后又列出两个数值相除,列出算式也很快得出结果,顿时惊喜不已。
     惊呼一声,李淳风庄重的站起身来叹服道:“这数字书写简便,初始并不觉得如何,但越是涉及到复杂的数字,越是计算简便,这数字配合这样的口诀、公式,简直是天才的想法,从此以后,贫道计算天文等历法时可省心多矣,多谢忠义伯授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虽然被李淳风的高帽子戴得飘飘然,但杨帆却是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站在了几千年的文明这个巨人肩膀上。
     于是有些尴尬的摆了摆手:“这都是小时候那云游道士教得好……”
     虽然杨帆这么说,但李淳风并没有相信,在他看来,如果这种方法以前就发明出来,应该早就风传于世了。
     不过李淳风并没有深究,反而显得更加尊敬,也才想起了来这里的另一个目的。
     只见他在贴身之处摸索了一会儿,这才掏出一样东西来……
    喜欢。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