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新式钢厂,沿线崛起[1/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宣府皇家钢铁厂”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它不仅仅是在边关为帝国提供了一个能够“自我造血”的战争熔炉,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一个由青石县伯张大山提出,并被皇帝宁宣宗视为“国策”的全新发展模式——“依托铁路,沿线建厂,就地取材,辐射四方!”
在过去,所有的工业生产都高度集中于京畿地区。
因为只有这里才能最方便地调集全国的人才与物资。
但这种模式随着铁路的出现,其弊端也日益凸显——运输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一旦京城有变,整个帝国的工业体系便有被一锅端的风险。
而现在,“宣府钢城”的成功向所有人证明了一条全新的、更具活力的发展道路!
于是,在皇帝的亲自授意和张家格物院的全面主导之下,一场以“京北铁路”为轴心,旨在打造一条“北方工业走廊”的宏大计划,正式启动!
“京北铁路”沿线,第二个被选中的节点,是位于燕山山脉腹地一个名叫“黑山口”的无名小镇。
这里是柱子的勘探队在规划铁路线时,偶然发现的一处所在。
格物院的勘探队在这里发现了一条储量同样惊人,但品质略逊于“烟筒山”的次级铁矿。
在过去这种“鸡肋”般的矿产根本不会被任何人看上,因为它距离京城太远,开采出来的矿石品质又不高,运输成本甚至超过了矿石本身的价值。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一条铁路支线从“京北铁路”的主干道上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被铺设到了“黑山口”的矿区!
紧接着一支由“营造司”第三工程队和格物院“冶金系”第二梯队组成的建设队伍,乘坐火车抵达了此地。
他们没有像建造“宣府钢城”那样追求大而全,而是因地制宜,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利用从宣府和京城运来的核心设备,建造起了一座小型的、专门生产特定产品的……“特种钢厂”!
这座钢厂不追求生产海量的钢锭,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利用本地的次级铁矿,通过格物院研发出的“转炉二次提纯法”,专门生产一种附加值极高也是铁路建设中消耗量最大的产品——高强度钢轨!
从此“京北铁路”自身建设与维护所需要的铁轨,再也无需从遥远的燕山或宣府调运。
这座沿线崛起的“黑山口钢轨厂”便足以满足其全部需求!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沿着“京北铁路”这条钢铁大动脉向北而行:
——在一个靠近水源,便于冷却和运输的河谷地带,一座全新的“皇家精密机械总厂”拔地而起。
它不再依赖于不稳定的水力,而是直接由三台巨大的“青石五号”蒸汽机,通过复杂的传动轴和皮带系统,为整个厂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稳定而又强大的动力!
这里,专门负责生产那些技术含量最高、精度要求最苛刻的核心部件。
比如,“山地机车”那套复杂的“变速齿轮箱”;
比如,柱子的勘探队所使用的、可以精确到“毫”的经纬仪;
再比如,那些用于新式火炮和神臂弩之上,最关键的击发装置与瞄准镜片。
第554章 新式钢厂,沿线崛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