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展线”和“齿轨铁路”的结合,虽然解决了大部分的山区爬升问题,但当“京武铁路”的工程队,推进到太行山脉最核心的、被当地人称之为“断龙崖”的区域时,所有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眼前,是一道宽达三百丈的巨大深涧!
深涧的两侧,是如同被神明用巨斧,硬生生劈开的、高达数百丈的垂直悬崖!
这里,没有任何可以迂回盘旋的余地。
两座巨大的山体,被这道深涧,彻底隔绝。
“柱子大人……这……这可怎么办?”
负责此段工程的工部官员,面无人色地站在悬崖边,看着脚下那深不见底的云雾,双腿都在打颤。
“这里……别说是修桥了,就是飞鸟,想要飞过去,都得绕着走啊!难道……咱们的铁路,真要在此断绝了吗?”
张柱子没有说话。
他只是迎着凛冽的山风,静静地站在悬崖边,整整一天。
他的脑海中,反复推演着父亲张大山,留给他的那些更为高深、也更为疯狂的“结构力学”图纸。
终于,当第二天的太阳,从云海中升起时。
张柱子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充满了创造性火焰的光芒。
“不。”他缓缓地说道,“我们不在此断绝。”
“我们……飞过去!”
他没有采用任何传统的造桥方式,而是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的方案——
悬臂施工法!
……
半个月后。
“断龙崖”的两侧悬崖峭壁之上,上演了堪称神迹的一幕。
数千名最精锐的工匠,如同壁虎一般,依靠着一种由格物院最新发明的、由钢索和滑轮组成的安全绳系统,悬挂在数百丈的高空之中,进行着惊心动魄的作业!
他们首先在两侧的悬...崖之上,用“开山猛药”进行精确爆破,炸出了两个巨大而又坚固的平台。
随即,两座小型的、经过特殊加固的“桥头堡”,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而真正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接下来的步骤。
工匠们,竟然开始以那两座“桥头堡”为根基,用一节一节的钢铁桁架,向着悬崖之外的、虚无的空中,进行……拼接和延伸!
他们每向前延伸一节,就会在桥头堡的后方,用更重的铁块,进行配重。
整座桥梁,就像两个伸出悬崖的、巨大的天平!
这个过程,惊险到了极点!
每一个部件的安装,每一个铆钉的敲击,都必须在数百丈的高空之中,在凛冽的山风之下,做到分毫不差!
前来视察的官员们,看着那两段如同手臂一般,从悬崖上一点一点伸出去的、悬空的钢铁桥身,一个个吓得是面无人色,心惊肉跳。
“疯了!这张柱子,真是个疯子!这……这万一要是掉下去了,可是数千条人命啊!”
然而,张柱子,和他的团队,却用他们那近乎苛刻的严谨和无与伦比的技艺,创造了奇迹。
一个月后。
在数万人的屏息注视之下,那两段从空中延伸而出的“悬臂”,终于,在深涧的正中央,完美地、精准地,实现了对接!
当最后一根连接的钢梁,被牢牢地铆接在一起时。
一座宏伟的、充满了力量与智慧之美的钢铁悬臂桥,就那样凭空地,横跨在了“断龙崖”之上!
它没有一根桥墩,就那样骄傲地,悬浮于云海之间。
仿佛不是凡人所造,而是天神,遗落在此的一柄……通天之剑!
……
然而,解决了“断龙崖”,前方,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更为巨大的挑战。
一座名为“石门山”的巨大花岗岩山体,如同一面不可逾越的城墙,死死地,挡住了铁路的去路。
这座山,太宽,太厚,根本无法
第547章 天险变通途,鬼斧神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