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3章 学堂升级,专科初设[1/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从上次村民们议论过孩子们的学业之后。
     青石学堂的教学内容,便悄然发生了变化。
     每日上午,依旧是周先生和新来的林先生,教导孩子们识文断字,诵读经义。
     而到了下午,则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杂学”时间。
     周先生会耐心地教他们如何使用算盘,背诵那“一上二去九归”的珠算口诀。
     张大山得了空,也会跑到学堂里,客串一把“先生”。
     他不会讲那些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就给孩子们讲讲那《青石农录》上记载的、关于各种庄稼的种植诀窍。
     或者,指着村里头的水车、磨盘,给他们解释解释那杠杆、齿轮的简单道理。
     孩子们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学问,兴趣比死记硬背经文要大多了。
     一个个都听得是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地,提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
     这日,张大山再次来到学堂。
     他看到,周先生正拿着一根竹竿,在地上比划着,试图给几个大点的孩子讲解田亩面积的丈量方法。
     可他毕竟是文人出身,说来说去总是离不开“勾三股四弦五”的道理,孩子们听得是云里雾里。
     另一边,林先生想教孩子们认识几种常见的草药,却又错把两种外观相似的植物弄混了,惹得旁听的丫丫都忍不住偷偷发笑。
     张大山看着这一幕,摇了摇头。
     他知道,光有“实用教育”的理念还不够。
     没有专业的老师,没有系统的教材,这种“杂学”终究只能是小打小闹,难成体系。
     孩子们学到的,也只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碎片。
     想要真正地培养出人才,为张家、为青石村的未来储备力量。
     学堂,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
     当晚,张大山召集了周先生、以及家中几个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子女,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务扩大会议”。
     “先生,各位,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商议一下咱们学堂的未来。”
     张大山开门见山。
     “如今孩子们识字的热情很高,对实用学问的兴趣也很大。”
     “但光靠先生和林先生两人,既要教文,又要教杂学,实在是分身乏术,也……不那么专业。”
     “所以,小子有个大胆的想法。”
     “咱们这学堂,要正式设立‘专科。”
     “专科?”众人都是一愣。
     “对。”张大山解释道,“上午的‘文科不变,依旧由周先生和林先生主教,负责扫盲识字,讲解经义。”
     “下午,则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天赋,将他们分到不同的‘专科里,由咱们家各个作坊的‘师傅,亲自来教他们一门真正的、能傍身的技艺。”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自己的儿女们。
 

第363章 学堂升级,专科初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