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5章 轴承攻坚,车轮飞转[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示,瞬间就点醒了几个儿子。
     “爹,俺明白了!”
     柱子第一个兴奋地叫了起来。
     “只要让车轴不是直接磨着车轮洞,而是压在这些能滚的珠子上转,那不就省力多了吗?”
     “对头。”张大山赞许地点头,“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场围绕着“轴承”的攻坚战,就此展开。
     他们首先尝试的,是用最好的材料来制作。
     柱子用他最好的手艺,找来了最坚硬、最耐磨的枣木心,精心打磨出一个光滑无比的木质轴套。
     铁牛则用新炼出的精钢,锻造出了一根同样是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钢制车轴。
     他们以为,用钢磨木,再加上最好的润滑油,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然而,装上车轮一试。
     虽然比以前顺滑了不少,但转动的时间依旧不长,在高负荷下,依然会发热。
     这只是改良,不是革命。
     张大山知道,必须彻底贯彻“滚动代替滑动”的思路。
     他再次画出了新的图纸。
     这一次,图纸上画的,不再是简单的轴和套。
     而是在轴与套之间,增加了一圈小小的、圆滚滚的东西。
     “铁牛,爹要你,用咱们最好的钢,给俺打出几十个这样的小钢珠。”
     “每一个,都要尽可能地圆,尽可能地光滑,大小也要一模一样。”
     “柱子,爹要你,用硬木和铁皮,做出一个能把这些钢珠固定住的‘圈,让它们能在这圈里自由地滚动,又不会乱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任务,对两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锻造出大小一致、绝对圆滑的钢珠,其难度,不亚于制作一件精美的首饰。
     而制作那个能约束钢珠的内外圈,更是对木工和铁工配合精度的巨大考验。
     父子三人,几乎是吃住都在工坊里。
     铁牛废寝忘食地,将一块块精钢,在炉火中烧红,再用小锤和特制的模具,一点点地敲打、修正、打磨。
     废掉了不知多少材料,烫伤了好几次手指。
     才终于勉强做出了一批大小还算均匀、表面也足够光滑的小钢C珠。
     柱子也发挥了他全部的聪明才智,用最坚硬的木料,配合铁牛打制的铁皮圈,反复地测量、修改。
     终于制作出了一个能将那些钢珠稳稳地容纳在内的、简易的“轴承座”。
     当第一个虽然粗糙、但结构完整的“滚珠轴承”被组装起来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将这个新宝贝,小心翼翼地安装到了一个新车轮上。
     然后,张大山走到车轮旁,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猛地一推。
     奇迹,再次发生。
     没有了沉闷刺耳的“嘎吱”声。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轻微的、如同清风拂过般的“嗡嗡”声。
     那沉重的木质车轮,仿佛摆脱了所有的束缚,开始飞快地、流畅地、几乎是悄无声息地旋转起来。
     一圈,两圈……十圈……五十圈……
     它还在转。
     而且速度减慢得异常缓慢。
     在所有人那如同见了鬼一般的、目瞪口呆的注视下。
     那车轮足足空转了小半柱香的功夫,才终于缓缓地、不情不愿地停了下来。
     “它……它怎么不停啊!”石头结结巴巴地说道,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以为是自己看花了。
     “一点声音都没有!”铁牛也喃喃自语,抚摸着那依旧冰凉的车轴。
     “爹……俺们……俺们成功了。”柱子更是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喜欢。
  

第355章 轴承攻坚,车轮飞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