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9章 县府嘉奖,良田巧赐[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水利,劝课农桑,使荒山变良田,贫村变富户的种种事迹。此文书将张榜于县城四门及各主要乡镇,令全县百姓共知其德,以为表率!”
     这番赏赐,无论是土地、金银,还是那份公开的嘉奖文书,都可谓是分量十足,诚意满满。
     张小山和周文轩再次叩谢,心中对这位王县尊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知道,有了这官府的正式认可和公开表彰,张家和青石村在青阳县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那些潜在的宵小之辈,想要再来找麻烦,也得掂量掂量了。
     待他们带着县衙的赏赐和那份盖着县尊大印、墨迹未干的地契,以及那份即将张榜公告的嘉奖文书副本,兴高采烈地回到青石村时,天色已近黄昏。
     张大山听闻小山和文轩带回来的消息,也是又惊又喜,一时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原想着,献上曲辕犁,能得官府几句褒奖,日后行事能少些掣肘,便已是心满意足。
     却不曾想,这王县尊竟是如此看重,不仅赏了钱物,还直接划拨了五十亩地!
     这五十亩地,虽然眼下还是荒滩,可只要用心规划,引水灌溉,将来无论是种稻谷,还是试种那些从“古籍”中看到的甘蔗、棉花之类的经济作物,那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好啊!”张大山回过神来,忍不住抚掌大笑,“小山,文轩,你们此行,真是立了大功了!”
     “爹,这都是您的功劳。若非您研制出这曲辕犁,儿子哪有机会在县尊面前露脸,更不敢奢望这般厚赏。”小山谦逊地说道,心中对父亲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王氏和铁牛、石头他们听闻此事,也都从各自的作坊里赶了过来,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当家的,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咱们家,如今也是有五十亩官田的人家了!”王氏激动得眼圈都有些泛红,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
     “爹,那五十亩地,开春了咱们就去开荒!多种些粮食,往后咱们村的公仓,就能更满了!”铁牛憨厚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荒滩变成金黄稻田的景象。
     张大山笑着点头:“这地啊,自然是要种的。不过,光种粮食,怕是有些可惜了这块临河的好地。”
     他心里头,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块新得的“试验田”,来推广那些从“天工开物”中学来的、更高产、也更具经济价值的新作物了。
     比如那从南方传来的甘蔗,若是能试种成功,那这青石村,往后怕是连糖都不用愁了,说不定还能做成一门新的甜美产业。
     还有那棉花,若是能大规模种植成功,那村里人就都能穿上暖和的棉衣,再也不用受那寒冬之苦了。
     这些,可都是能让青石村的日子,再上一个大台阶的好东西啊!
     不出几日,县衙的嘉奖文书,便如王县尊所言,张贴在了青阳县城四门以及各主要乡镇的公告栏上。
     一时间,青阳县的百姓们,无论是城里的居民还是乡下的农户,都知道了青石村出了个名叫张大山的能人。
     他不仅教子有方,培养出了新科解元张小山,更是个深谙农事的奇才,研制出了能让耕地效率大增的“神犁”——曲辕犁。
     文书上还详述了青石村在这位张先生的带领下,如何从一个贫瘠的小山村,一步步发展到如今家家有余粮、户户有营生的喜人景象。
     这一下,“青石张大山”和他的“曲辕犁”,以及那充满传奇色彩的青石村,立时成了整个青阳县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热议的话题。
     张家的声望,在青阳县内,也因此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喜欢。
  

第329章 县府嘉奖,良田巧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