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0章 千里寻师,誓入杏林[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石头那边,竟然真的带回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原来,石头这次跟着赵四海的商队,去了一趟比府城还要更南边一些的药材大集。
     在那药材集市上,他偶然听闻,在距离他们青阳县约莫三百里开外的、一座名叫“药王山”的深山之中。
     隐居着一位医术通神、却也性情古怪的“女神医”。
     据说这位女神医,不仅擅长各种疑难杂症,尤其精通妇孺科。
     而且她还立下过一个规矩,只收天资聪颖、且心怀仁善的女弟子。
     这个消息,对于张大山和丫丫来说,那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炭啊。
     张大山当即就拍板,让石头仔细打探清楚那“药王山”的具体方位和那位“女神医”的详细情况。
     石头也是个机灵的,他花了不少心思,又使了些银钱。
     总算是从一个相熟的药材商人那里,打探到了更确切的消息。
     那位女神医,姓秦,单名一个“岚”字,江湖人称“秦仙姑”。
     早年也曾是某个医学世家的嫡传,后来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才隐居在这药王山中,潜心医道,不问世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收徒的条件,确实是极为苛刻。
     不仅要看天资,看品性,还得看缘分。
     据说,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家,慕名将自家闺女送上山去,想拜她为师。
     可十有八九,都被她给婉言谢绝了。
     张大山听了,心里头虽然也有些打鼓。
     可瞅着自家闺女那双充满了期盼和渴望的眼睛。
     他还是决定,要去试一试。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得去争一争。
     于是,在一个初秋的清晨,天刚蒙蒙亮。
     张大山便套好了家里那辆最是结实耐用的骡车。
     车上装着给丫丫准备的简单行李、一些路上吃的干粮清水、以及一份他精心准备的、用来拜见那位“秦仙姑”的厚礼。
     那厚礼,除了有一些自家产的上等药材、精麻彩布、青石春米酒之外。
     还有几本由小山亲笔抄录的、经过张大山“改良”的《天工开物·本草》的精华残篇,以及几张由柱子精心绘制的、关于人体骨骼和简单经络穴位的图谱。
     他知道,对于真正的医者来说,这些东西,或许比那真金白银还要来得珍贵。
     王氏和花儿、巧巧她们,都红着眼圈,一遍遍地叮嘱着丫丫。
     “丫丫啊,出去了要照顾好自个儿,莫要冷着饿着。”
     “要是……要是那位仙姑不肯收你,你也莫要灰心,早些回来,家里永远是你的靠山。”
     铁牛、石头、栓子、柱子、豆子这几个兄弟。
     也都一个个围在骡车旁边,脸上带着几分不舍和对妹妹未来的期盼。
     “二姐(妹),你放心去吧,家里有俺们呢。”
     “学好本事,早日回来,给咱们村里人看病。”
     周先生和周文轩,也特意赶来送行。
     周先生拉着丫丫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丫丫,此去山高路远,务必勤勉刻苦,尊师重道,莫要辜负了你父亲的这番苦心啊。”
     周文轩则默默地,将一个小小的、用油纸包好的包裹,塞到了丫丫的手中。
     “丫丫妹妹,这是……这是我抄录的一些关于药草辨识和炮制的心得,或许能对你有些用处。”
     他那双清澈的眸子里,也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关切和期盼。
     丫丫看着眼前这些为她送行的亲人,听着他们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祝福。
     那双明亮的眼睛里,也早已是泪光闪烁。
     她强忍着心中的不舍和对未知道路的些许惶恐。
     挨个地,给长辈们磕了头,又跟兄嫂兄弟们道了别。
     然后,便在父亲张大山的亲自护送下。
     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那条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的千里寻师之路。
    喜欢。
  

第260章 千里寻师,誓入杏林[2/2页]